赵怡晨妈妈见程思薇一副依依不舍的样子,便笑着说道:
“好啦思薇,阿姨今天还有事情要处理。你什么时候想过来玩就跟怡晨说,阿姨再带你们过来,反正离得又不远。”
程思薇立马脆生生的应下来。
“过来,赶紧帮阿姨搭个手把这些地毯的样板放到后备箱里去。我要带回去给广告公司的人拍照。”
“妈妈,这些地毯都是手工真丝毯吗?能不能给我和表姐选一个,我们直播间装修要用。”赵怡晨打开了其中卷着的一张毯子,爱不释手的抚摸着。
“你给我小心一点啊,这张毯子我刚刚在档口卖5万块钱一张呢!你们要的话也得让你表姐付钱,我可不白给。”赵怡晨妈妈并不上套。
程思薇听到价格后,惊得嘴巴能塞下一个鸡蛋。这么一张小毯子就能卖5万块?刚刚在档口她看到有个外国客商一口气买了几百张这种毯子,那赵阿姨今天得赚多少钱呐?
“放心吧,我们一定给你钱,我和表姐现在可不差钱,你就不用担心我们会赖账啦!”赵怡晨底气十足,豪气的大手一挥。
回南一巷的路上,赵怡晨一上车就偏头睡着了。跑了大半天有点累,可程思薇依然兴奋得很,她对这个义乌国际商贸城十分感兴趣。
“思薇,你很喜欢这里吗?”赵怡晨妈妈见小姑娘一脸的兴奋,不由得开口问道。她其实也很兴奋,今天大赚一笔。
“嗯,阿姨。看到那么多的外商都慕名而来我们这里采购东西,我就感觉十分骄傲,我们国家真的太强大了!而且,这个义乌国际商贸城简直就像是一个聚宝盆,这一天得赚多少钱呐,真是让人不敢想!”
“哈哈哈…”赵怡晨妈妈被程思薇的比喻逗得哈哈大笑。
“那你知道我们这个商贸城迄今为止才开业8年呢。
一开始也没多少外商过来,大部分外商采购东西都习惯性在珠三角那边。这两年越来越多外商过咱们这边了。”
“才开业8年?这发展速度也太快了吧!”程思薇更加惊讶了。
“是啊,想想我小的时候,正好是困难时期。我们那边大家都穷得很。为了讨生活,很多人都选择做货郎。
我的母亲和大哥那时候也挑着货担到处走街串巷,卖点针头线脑啥的。可是他们经常会被纠察队的人和民兵们抓,不仅要没收他们的货物和箩筐,有时候还要罚款。有个“鸡毛换糖”的故事就是说的这个事情。
后来国家政策允许大家流动经商,可是依然会有纠察队的人驱赶小商贩。
直到1982年,我们这边有位冯阿姨,由于她挑着货物叫卖和摆摊的时候经常被驱赶和没收东西。有一天她实在忍无可忍了,就气冲冲的跑进了县政府,拍着桌子和咱们义乌的县委谢书记“吵架”。
谢书记知道事情原委后立即就带着调查组去市场调研,还专门开辟了小商品的交易市场。我姆妈和大哥也就从那个时候起就在义乌摆摊经商了。这也算是咱们义乌商贸城的雏形了。
没多久咱们义乌县委和县政府还发
第143章 骨子里的经商基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