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南兵抵达宁远不久,第一批火器就运进了宁远城,这批火器主要是以莫辛甘纳步,手雷和迫击炮为主。
时隔多日关宁军再次拥有了莫辛甘纳步枪这种与火绳枪差了几个世纪的强火力,这让关宁军的信心飞速提升,关宁诸将纷纷请缨出战,狠狠挫败清军的嚣张气焰。
眼见军心可用,沈克青和吴三桂商议之后决定发起一次进攻,清除掉宁远北面的攻城营地,宁远北面的营地以蒙古人和汉军旗为主,这些人的作战意志远不如满兵,沈克青和吴三桂都认为可以一战解决掉宁远北面的威胁。
关宁军气势汹汹地从北面杀了出去,蒙古骑兵与关宁骑兵也是老对手,双方立刻开始了互冲,但是蒙古骑兵没有想到对面不讲武德,没有来一场骑士之间的对决,而是掏出了步枪。
蒙古骑兵大意了,没有闪,被一通射击打掉了不少人,其他骑兵落荒而逃。
解决了骑兵的威胁之后,关宁军大胆地直扑清军的营帐,双方的火力差距太大,汉军旗抵挡了一阵,并试图用排枪和小炮与关宁军对抗,但汉军旗打一枪之后基本就只能等死了,真真正正的“临战不过一发”。
战斗的结果显而易见,北面的清军营地被关宁军一一拔除,说起来以前关宁军每次和清军作战都说瞻前顾后,畏畏缩缩的,这次有了强援之后信心大增,一下子变得雷厉风行起来:
如果李子明在这里,肯定会感叹,这不就是历史上的剃头的大明官军的模样嘛!有“满洲大兵”的时候迅猛如虎,没有“满洲大兵”的时候就又变成了懦弱如鼠的样子。
得到关宁军气势如虹,一举攻破清军北部营地的时候吴三桂非常兴奋,他立刻找到沈克青,请求和辽南兵协同出战,和宁远城外的豪格和阿济格一决高下。
吴三桂的样子别说沈克青,连傅宗龙都有些意外,他自从被派遣到宁远当这个所谓的蓟辽督师以来见到的关宁军个个都有“恐满症”,吴三桂当然也不例外,特别是上次攻广宁不成反而在大凌河大败一场之后吴三桂就一直龟缩宁远城中,根本不敢与清军作战。
现在吴三桂和关宁军如此信心满满,沈克青也觉得是打破关宁军“恐满症”的有利时机,便同意了出击清军的决策,当然,沈克青和吴三桂按程序还得让傅宗龙同意:
傅宗龙自然不会否决,于是沈克青和吴三桂决定,主动出击。
“豪格,让皇上派援军过来吧,自从辽南兵来了之后关宁军就变了,这群家伙以前见到我们像老鼠见到猫,现在居然敢主动出击了!”
阿济格烦躁地在大帐中走来走去,辽南的火器运到宁远不久,关宁军就在宁远城北发起了一次突袭,把城北清兵攻城营地内的蒙古兵和汉军旗杀得四散崩逃,并一举摧毁了清军建立的多个围城据点
豪格也皱起了眉头,这次皇太极判断失误了,他认为辽西走廊丢了的话辽南都司就会成为明廷在关外的唯一依仗,作为一个官僚,李子明一定清楚这样会给他带来的巨大好处:
&n
第74章 解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