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王铭所说,李子明至少表面上不能明着和崇祯帝抬杠,那等于和崇祯帝公开决裂,到时连下台的梯子都没有,于是李子明就安排王铭等人开始在辽南搞事情:
首先就是开始搞起阅兵操典:李子明平时很少搞这个,士兵们平时训练量就不小,而且对目前的辽南来说,清兵尸体才是最好的士气鼓舞,其他东西意义不大。
图绕搞起操典当然也是他计划中的一部分,前面说了,士兵平时就要训练,而且自从上了长生岛之后士兵们就一直绷紧了神经,短短一年连续和清兵爆发了数次大战,此时又接近年关,众人都盼着可以休息一会,没想到不仅没有休息,还得加练。
宣抚员们到处宣传是朝廷派来的新指挥使新官上任三把火,非要到任时看众人操练,这一下子就让军中群情激愤,纷纷怒骂朝廷平时粮饷不见一个字,摘桃子的时候倒是屁事不少。
这还没完,很快,宣抚员又垂头丧气地向众人表示新指挥使已经致信李指挥使,说三倍饷银实在是不合理,决定大幅降低众人的饷银,并且伙食标准也将大幅降低。
这个消息一下子就把士兵们惹毛了,众人纷纷表示绝对不认这个空降过来摘桃子的指挥使,接着,在军官们的挑动下,士兵们纷纷在要求朝廷收回成命的请命书上签字画押。
收到了一大批请命书的李子明心情大好,他得意地对苏媚说道,
“好了,这下民心在我了,我要留在辽南可不是我割据自重,而是众意难违。”
苏媚无语地说道,“这明明就是军心,哪来的民心?我看辽南的普通民众好像并不关心你走不走。”
李子明说道,“你放心,辽南百姓是支持我的,我可是给他们定了三年免征的,李自成都没我这么大方,其他人更不用说了,我就不信真有人喜欢交税,很快就有来自百姓的请命书送上来,到时候军心民心都在我这,谁都动不了辽南。”
苏媚想了想,又问道,“那官心呢?”
李子明拉了张椅子,坐下,说道,“官心不用我争取,而且辽南不少管理层都是我提拔的,并没有朝廷背书,况且所有人都知道新官上任三把火,他们不敢赌新主官的态度的。”
很快,在李子明的默许之下,辽南各地都发起了轰轰烈烈的请愿运动,这看得监军太监吕思齐直皱眉头,但他也没有什么办法,李子明在辽南威望太高,加上宣抚员的影响,他这个监军太监已经没什么人在意,他甚至怀疑自己给朝廷的奏疏是不是李子明都看过了。
思索了一阵,吕思齐还是咬咬牙,他毕竟还是皇帝派遣的监军太监,于是他开始写起辽南的情况:【辽南军民人等皆感李子明之恩,请愿朝廷收回成命之人络绎不绝,此情之下,不宜撤换指挥使,若辽南军民激愤难抑,恐有祸患,望圣上详察。】
过了一段时间,孙传庭带着一队亲卫和几个幕僚赶到长生岛的时候,看到
第60章 辽南风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