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智的,这些力量扔在辽东可能溅不起几点水花,但放在关内却能剿灭大批流寇。
      不过杨嗣昌也很清楚,皇帝的圣眷是有限度的,那就是不能违逆皇帝的意向,所以杨嗣昌也只能顺着崇祯帝的意向。
      内阁大臣到齐之后,崇祯帝说道,“张国维的奏疏你们都看了吧,说一下你们的看法。”
      几位阁臣知道崇祯帝肯定是有意向的,不然如果崇祯帝压根不想重开东江镇的话,是不会召集阁臣来商量的,但是众人又知道,崇祯帝最大的毛病就是不肯背锅,一旦开口那若是将来有偏差那么就是妥妥的背锅侠了。
      众人沉默了一阵,崇祯帝见无人说话,便点了他最爱的杨嗣昌的名字,
      “文弱你怎么看?”
      杨嗣昌无奈,他其实是反对重开东江镇的,但他他斟酌了一下,说道,
      “陛下,重开东江固然好处甚多,但是钱粮如何解决?张巡抚提出的几个方法恐怕很难通过朝议。”
      崇祯帝皱了皱眉头,转而看向薛国观,“首辅的意思呢?”
      薛国观知道皇帝对杨嗣昌的回答不太满意,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咬咬牙说道,
      “臣认为张巡抚的奏疏有道理,没了东江确实是建奴敢于直入山东横行无忌的重要原因,但是张巡抚保举一个举人做东江新领袖这点臣不敢苟同,我大明律令外派一方至少需要进士功名,请陛下三思。”
      薛国观说完剩下的几人脸色微变,最好糊弄的两点被这两人说完了,接下来就不太容易应对了。
      崇祯帝看了看剩下几人的脸色,他叹了口气,群臣总认为他不肯担责但这群大臣又何时有过担当?
      崇祯帝说道,“去年至今年年初,建奴荼毒京畿山东,流寇又复起,我大明官吏缺员严重,若其人确有奇才,破格提拔亦可。”
      崇祯帝这话几乎已经完全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几个阁臣也不得不表态了,没有办法,崇祯帝换阁臣换得太快,阁臣们没有勇气和皇帝的意向作对,于是只得纷纷表态赞同。
      确定了态度之后就是讨论可行性了,这时崇祯帝又点了杨嗣昌的名字,杨嗣昌便说道,
      “张巡抚所说大概可行,但不可太过明示,可令江南筹措军费,福建筹措粮草,委派可靠官吏指导两地官员配合,至于张巡抚保举之人,可赐以武职,另派监军太监观察之,同时,传令关宁诸军给予支援。”
      崇祯帝点点头,他还是很满意杨嗣昌的表现,虽然张献忠复起让朝中对杨嗣昌的意见很大,但崇祯帝仍然对杨嗣昌给予厚望。
      这场内阁会议结束后崇祯帝特意留下了杨嗣昌,这个举动让几个阁臣不禁对杨嗣昌另眼相看,但杨嗣昌心中却叹了口气,他知道皇帝估计是要自己去处理湖广的流寇了。

第17章 内阁会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