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适。”
芊芊示意他接着说下去。
“第一家是纪秀才开办的私塾,纪秀才如今五十多岁了,早已放弃了科考,收入的学子都是幼童,他是专门给幼童启蒙的。”
“第二家是荀秀才开办的私塾,荀秀才不到而立之年,在青州学院读了几年书,学识渊博,有望中举。”
“第三家是由2位举人共同办的私塾,不光自己亲自坐镇学堂,另聘请了多位青州学院,名类前茅的学子授课。”
对比这三家,第一家瞬间淘汰,两兄弟从小就开始读书,又在私塾上了一段时间的学,着实没必要去这家。
另外两家,各有优点,芊芊一下子没法下决定,思量再三,对着曹宏道:“多谢曹学子费心了,这几家各有优点,着实难以抉择,还容我再想想。”
曹宏表示理解地颔首,吃完小馄饨后,他就不得不离开了。
曹宏:心在流泪,没有留下的理由,只能识趣离开。
芊芊离开之前,特地去金桃那边逛了逛,没发现什么特殊之处。
回到小院里的芊芊,在石榴树下,茗茶沉思。
范婆子做了两个拿手的糕点,瞬间俘获了宋远和宋思,两兄弟在屋内津津有味地吃。
特别是宋思,笑得见牙不见眼,他以后都不用馋曹哥哥的点心了,他也有了。
宋远小吃了两口,又望向沉浸在思绪里的芊芊,想了想,他撇下弟弟,独自走向芊芊。
“姐姐,还在想那三所私塾吗?”宋远坐在一旁问道。
被惊醒的芊芊,瞅向宋远,“是啊。这关系着你们的未来,不可马虎。”
又怕宋远不懂,又解释:“你知道为何,世家的孩子,都是从小有名师教导吗?一样的道理,姐姐也想,尽力地给你们铺好路。”
宋远点点头。
小时候不懂,为何,他们两兄弟与谢家小辈不一样。姐姐一直拘着他们读书,很少能让他们跟着二娃几兄弟玩。
长大些,他隐隐明白,姐姐是要让他们走仕途,就跟姐夫一样。
所以,他以姐夫为榜样,处处向姐夫学习,要将勤奋好学刻在骨子里,希望能达成姐姐的期望。
“姐姐,不如问问姐夫。”宋远建议,他也想听听姐夫的意见。
芊芊一拍脑门,一叶障目,是她糊涂了,伸手弹了弹宋远的额头,“还是宋远弟弟聪慧。确实该听听你姐夫的意见。”
问题解决了一半,芊芊又有心情,悠闲茗茶了。
过了不久,宋思捧着点心,走了过来,坐到芊芊地另一旁,捏了一小块,向芊芊举起手。
“多谢宋思弟弟。”芊芊道谢后,就着他的小手,一口吞到嘴里,慢慢咀嚼,眼睛亮闪闪的。
范婆子真是能干。
刚被夸的范婆子,又来恭敬地禀告:“小姐,牙婆子那里又新来一批官奴,老奴瞧,其中一位小子,约莫五六岁,适合做书童。您可要去瞧瞧?”
“只有他一人?”芊芊问。
“这个老奴确认过了,这小子的家人都没了。”范婆子声音一如往昔。
范婆子瞧上的人,芊芊有点兴趣,“行,走吧。”
第66章 选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