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无论是吕不韦一系也好,亦或是其余的朝中派系也罢。
所有人都是几乎统一的。
都目光错愕的盯着议政殿内那道身披甲胄的青年身影。
见群臣乃至王上如此错愕。
这就让李信也有些懵逼了。
他哪里知道,在他来之前就有人信誓旦旦的说边城沦陷的消息。
并且,在议政殿内众人看来,在那样的情况下边城,白瑾儿等秦军将士也没有丝毫的生还可能。
略微抬头,李信看了一眼双目炯炯注视着自己的秦王嬴政,随即这才恭敬出声道:“启禀王上!”
“白将军她虽然受了些伤,但总得来说并无大碍,末将离去前,她正在收拢各地逃难而来的难民呢!”
当听到李信口中准确的答案后,嬴政那一直提起的心也总算是放下了些许。
这时候,有人站了出来。
只见一名吕不韦身后的文官出列朝着李信问道:“这位李将军,边城是否是真的被数万匈奴围困?”
李信看了那名文官一眼,随即就很老实的回答道:“的确,据俘虏的匈奴士卒言,此次有五万匈奴来犯,而我边城仅有三千余名将士。”
嘶!
议政殿内群臣不由的齐齐倒吸了口凉气。
三千对五万,简直就是如同蚍蜉撼树般,毫无胜算的可能啊!
可李信接下来的话,才让他们更为的吃惊,“不仅有五万匈奴铁骑,其中更是有数千的重甲步卒。”
这一下,不仅那些文官了。
就连那些武将也是各个目光愣怔的凝视着场中的李信。
重甲步卒,诸国都有!
但在诸国重甲步卒都是少数。
就算他们秦国也是极少的。
由此可见重甲步卒的稀有程度,以及其强悍的战斗力。
五万匈奴加上数以千计的重甲步卒,就是如此强悍实力,却没有攻陷边城,这太让人不可思议了。
这时候,吕不韦也是反应了过来,他目光森寒的注视了一眼那名前来汇报战果的黑衣探子。
在他看来,若是李信没有撒谎的话,那就是这个探子情报有误。
他转回头,看向李信,干笑一声道:“哦,五万匈奴,数千重甲步卒,你等边城将士倒是守卫有功。”
可对于吕不韦的话,李信却是摇了摇头,“这位大人,我边城此次并非守城之战,乃是与敌军正面迎战,获得的胜利!”
说到此,李信的眼中充满了自豪与傲然。
没错,若守城有功那还不算什么,可那是正面击溃了数万的匈奴大军啊,那是何等的战功赫赫啊!
他,李信怎能不骄傲啊!
嘶!
议政殿内群臣再次倒吸了口冷气。
就连王座上的嬴政也是目露震撼之色。
他也本以为是吕不韦的探子探听的情报有误,或许白瑾儿等人没有出城与敌军交战。
如此一来,白瑾儿等人能守卫住边城,也算是情有可原的!
可现在听李信言语。
这…这探子先前所说的似乎都是真的?
只是结局有些不同罢了。
可…可这怎么可能呢?
数万的匈奴大军,加上数千的重甲步卒,三千边城秦军将士是如何才能将这些匈奴给击溃的啊?
每个人都面露不信之色。
吕不韦自然也是不信的,他冷冷凝视着李信,一字一顿道:“这绝对不可能!”
“若是依你所言,那据本相得到的消息,此次匈奴的确是派出了数万大军前去攻打边城。”
“并且以秦国百姓的性命威胁,令边城守将白瑾儿不得不带军出城迎战,边城不过数千的将士而已!”
“又怎能敌得过数万匈奴?”
“所以,你一定是在撒谎!”
李信自然不认识这位相国。
他满脸莫名其妙的看了一眼吕不韦,随即点头道:“这位大人所言非虚!”
见李信认可了自己的话,吕不韦脸上稍稍松了口气。
可随即李信接下来的话却让他再次愣在了当场。
“大人所言的确是我边城所发生的事清,不过后续大人有所不知。”
还有后续?
想到此,吕不韦不由目光森寒的看向了那名还跪在议政殿内的探子一眼,眼中一片森寒的杀意。
探子此刻已然不敢丝毫动作。
但听李信接着道:
“那匈奴主将呼延?用我秦国百姓胁迫我军将士出城与其一战!”
“原本我家将军是不愿意的。”
“可谁知那匈奴主将呼延?居然运用心理战术,在那些秦国百姓众大多是我军将士的亲人。”
“呼延?当着我军将士的面每隔一炷香杀死一百人,如此逼迫我军将士不得不出城与匈奴决一死战。”
“我家将军也没有办法,只得请求……”
说到此,李信的眼中流露出一丝的敬佩的神色,“将军只得请求秦毅秦先生带领边城百姓逃离边城。”
“而将军则带领我等秦军将士出城与匈奴大军决一死战。”
第34章 捷报传来,朝堂震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