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最近老爸还挺忙的,老妈就没少和我抱怨】
      【说他现在一心扑在网吧上,最近还琢磨要开几家分店呢】
      【就是有点忌惮隔壁的那个柴俊亮】
      【我又想起了,大佬前几天提示我的那些小招数】
      【昨天跟老爸通电话的时候,我把这小招数都告诉了他】
      【不知道他能领悟多少……】
      【我已经没时间去关心了,因为明天我就要去鹏城了】
      周平安也不由暗笑,老爸这动作也太快了吧!
      这才几天,他就打算开分店了?
      看来,这网吧行业真是好赚钱啊!
      【00年5月3日天气晴】
      【这还是我第一次来羊城,这座历史名城和京城有着完全不一样的风情】
      【这里的生活节奏很慢,并不像京城那样行色匆匆】
      【而且这里的美食也有很多,可惜我这次来是为了公务而来】
      【否则我一定要把这里所有的美食都吃一遍】
      【我来羊城之前也是做了功课的,这几天刚好在举办羊城博览会】
      【所以我下飞机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直奔会展中心】
      【不得不说这个展会,真是让我打开眼界,全国各地的客商都云集在此】
      【展示着他们的产品,小到针头线脑,大到电视冰箱,这里应有尽有】
      【而这个会展,来采购最多的,还是那些外国客商】
      【我很快就找到了我想要的东西】
      【就是大佬说的无绳电话,吸尘器,小型洗衣机这些小家电】
      【这些小家电企业,主要都来自于中山和顺德】
      【我和他们参展的人员谈了谈,他们就是我想找的源头工厂】
      【不过他们都不愿意接我的订单,因为我的订单量太少了】
      【每样才只要一百多件,而他们从港台客商哪里接到的单,动不动就是几千上万台】
      看到这一段内容,周平安也是无语。
      当时国内的家电销售,还是代理商模式。
      各种品牌在各个省,设立分公司,寻找代理商。
      然后由代理商搭建渠道,负责想销售。
      这种模式,直到几年后国内和苏宁这种电器大卖场爆火,才被打破。
      像小老弟这种单枪匹马就找上门去采购的,人家搭理你才怪呢。
      毕竟,小老弟的订货量,实在太少了。
      【还好我也早有准备,我来之前做了一些功课】
      【我直接去找了本地的经销商,因为距离工厂更近】
      【所以他们能通过各种渠道搞到货,所以我就给他们下订单】
      【这样还是会比我去找京城的代理商拿货便宜的多】
      【最关键,我在这里能拿到的那种货,是那种专门面向海外出口的型号】
      【是按照老外的喜好设计的,和面向国内市场的产品】
      【不光造型不同,品质那更是有着天壤之别】
      看到这段,周平安也只能无奈的摇头叹气。
      即便是到现在,我们国内的厂家,在出口和内销的商品上,也是执行两套标准。
      出口到国外的用料,设计肯定都是最好的。
      但销往国内的,那质量用料,肯定就差了一截。
      没办法,谁让国外对商品的要求标准高,质检严格呢……

第177章 源头工厂[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