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要不的,一家子这么多张嘴,吃啥喝啥?”
      顾二嫂也是心里苦闷,见乔细妹问起,竟然就拉着乔细妹诉起苦来了。
      要说顾家的人口确实不少,光是还在月窠里的小娃子就有三个。但顾家的家境,可并不像顾二嫂口中哭诉的那般窘迫。
      她这番话,怕是不只是说给自己听的,也是说给那些可能会打她家主意的旁人听的吧!
      乔细妹暗忖。
      她拍拍顾二嫂的胳膊,柔声安慰了她两句,两人就匆匆别过。
      乔细妹一路走,一路忍不住觉得,自己一时没忍住忧心,买了几袋子各色粮食,还雇了一辆牛车让人给拉到家,实在是明智之举。
      这么多人一起去买粮食,那这粮价,还不得跟长了翅膀一样,嗖嗖嗖地飞起来吗?
      乔细妹这趟,买了足足一百斤的黄米面。因为顶数这种糜子米磨成的面最便宜、还挺抗饿。
      黄米面有粘性。跟江米一样,可以包粘豆包,还可以做苏子叶饽饽。
      其实说起来,江米比黄米好吃。
      但江米贵呀!黄米面只需要一文钱一斤,江米面却要足足八文钱一斤。
      除了最便宜的黄米面,乔细妹还买了粟米和高粱米。
      粟米两文钱一斤,乔细妹买了五十斤。高粱米三文钱两斤,乔细妹也买了一百斤。。
      这些粮食足足装了五个口袋。
      即使李希仁又听话又能干,可一次也拿不走这么多粮食啊。
      乔细妹无法,只好狠了狠心,咬牙雇了一辆牛车,帮忙把这些粮食给拉回了家。
      本来一开始,乔细妹是打算细水长流、蚂蚁搬家,一趟一趟慢慢买的。
      但考虑到自家人口多,现在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
      一次多买些粮食,也不算太出格。
      现在见了村里人都醒过味儿来了,加入了买粮的队伍,顿时觉得,自己的运气真心不错。
      难得轻狂了一回,谁曾想反而歪打正着了!
      ……
      于老爷家的管家,正弯着腰,恭恭敬敬地跟于老爷回话:
      “是,镇上的粮价这几天稍微涨了一些,涨幅不大。”
      ……
      “是,已经派了得力的人手去了青州。四喜和五福也分别带人去了苏州和湖州。”
      ……
      “是,二少爷回信了。翡翠在四少爷那里呢,似乎瘦了一些。”
      ……
      “是,青梅小姐对李家那个叫李云心的小丫头很上心。
      这两天已经送过三回东西了。
      今儿个一早,还派了冯婆子过去,给那小丫头送了一篓子咸鸭蛋,还有两食盒家里制的点心。”
      ……
      “是,今天是何家下的帖子。知秋少爷又是让青梅小姐替他去的。”
      ……
      “是,谨遵老爷吩咐。”
      ……
      管家回完了话,已经退了下去。
      于老爷摩挲着手里的一串莺歌绿的奇楠香手串,久久不语。
      青州知府是自己的同年,所以那边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唯一可虑的,大约只是渤海郡都受了灾,青州也未必能例外。
      至于四喜和五福的差事,就有些风险了。毕竟苏州和湖州,那都不是大楚的势力范围啊。
      ……
      李云心看着于青梅送来的点心,竟然开心地跳了起来:
      “哈哈,我真笨!怎么把这个宝贝给忘了!”

102 宝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