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章:整军备,赈灾计划(6)[2/2页]

皇帝群雄召唤 讲故事的狐狸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的装备念念不忘。
      “那个马鞍是什么?还有铁器怎么可能普及到做兵器呢?”
      李斯忍不住问了一句。其实不光他想问,张良范蠡也想问。
      “就是骑马用的工具,不过我银雷豹上没有安装,因为我得用大戟。”
      贾复不光知道,还给那三个不了解的说明了情况。
      “怪我了,我都忘了东汉之前没有马鞍这种东西了,铁器也没普及了。”
      岳飞现在才觉的自己要求有些过分了。不能拿宋代的军备去强行要求现在秦地的军备。
      现在这个世界更接近战国时期用的还都是青铜器。
      “看来眼下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这样我们明天分两伙人做事:通古和少伯、子房……不了!子房他容易偷懒,还是君文吧!负责派粮,我和鹏举、子房负责募兵。”
      赵政本来是想让三个文职负责赈灾派粮但是考虑到张良的习性,以及张良和李斯的关系果断的把这个打算压下去了。
      赵政也没想到这次派粮,到引出来一个人物。什么样的人物呢?
      诗号:赋性由来好诗书,且在红尘场中住。
      这个人是谁?下章再说。
      「特别订正:马鞍这个东西要等到东汉才有叫高腰马鞍,那个时候出现铁质马镫的前身单边马镫,后来才有的双边马镫不过时间隔的有些长。
      另外以前说乾隆时期的盛世是在番薯之上建立的,可是今天看一些相关的文献,才知道番薯的真正大面积种植在乾隆十五年,出了成果大约在乾隆二十五年,而真正全面的鼓励种植要到乾隆五十年才开始。所以前文说的乾隆盛世依靠番薯可能太片面了,特此订正。
      笔者还有很多东西都不太懂,出了错误难免的……希望各位可以原谅???
      顺便吐槽下宋濂写的《元史》,这两天正在看。觉的自己受到了折磨。他还是写《送东阳马生序》这种文章吧,史书真的不适合他……
      把《元史》和班固《汉书》放一块,在准确度方面被比的不要不要的。
      而且要说前代脱脱编纂的《宋史》、《金史》、《辽史》只是把这三个朝代的史书不加思索做了个大集合的话(我觉的不能怪脱脱,因为他要编纂前朝史书元朝根本不同意,他还是顶着朝堂压力和没钱才编纂的,没有脱脱的坚持可能现在那三本“大杂烩”我们都看不到),那宋濂写的《元史》根本就是拿着朱元璋的钱欺负朱元璋农民出身对元朝历史搞不懂。
      如果有好奇的可以去看,但是我是真心不推荐。」

第六章:整军备,赈灾计划(6)[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