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一章·成汤不盛,天理难容[2/2页]

我,纣王,逆天封神 橡皮泥战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这不是我说的啊!
      姜王后有些心虚的看了一眼纣王,赧然道:
      “丞相谬赞了,本宫不过……”
      话没说完,便听纣王传音道:
      “傻妮子,朕这是助你立威,何必说破?朕这身子骨儿,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好,今后数日,乃至数月,你都得临朝观政,不震慑一下这群老油子,你说的话有人听吗?”
      姜王后立即醒悟,遂改口道:
      “传旨,自谣言四起,直言敢谏者,皆赐金嘉勉。丞相所奏,本宫虽未纳采,却也是老成谋国之策,赏玉如意一对!”
      商容谢了恩,又转呈了一封奏疏,来自闻太师。
      老太师远在北海,也听到谣言沸腾,他是先王托孤之臣,手有“打王金鞭”,上打昏君,下打奸臣,一向刚正不阿,暴脾气上来,一点都不客气,却将纣王狠狠骂了一回!
      如今谣言澄清,却不好办了。
      商容有心袒,却又矛盾起来,按理说闻太师是一片好心,但他出言不逊,考虑天子颜面,却难恻圣意,此时按下不表,万一天子日后得知,大发雷霆,反倒把闻太师害了。
      于是,把这烫手山芋丢给了姜王后!
      姜王后看了奏疏,也有些生气,闻太师是截教名徒,又看着纣王长大,这奏疏中的语气,便似叱责自家子侄一般,毫不容情,即便她出身名门,涵养素高,也看不下去了。
      这时,传音又至。
      姜王后略显诧异,听了那话,又转而羞惭,到底是天子,胸襟博大,我都气死了,你还不生气?
      殊不知纣王心理建设做的好,闻仲骂原型,与我何干?
      姜王后深吸一口气,面色如常,朗声道: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天子身侧,常伴三镜,乃社稷之幸。闻太师言辞激烈,更是罕有真镜,本宫以为,当予以褒扬……”
      一场朝会下来,姜王后贤名不胫而走。
      朝歌城中,无不盛赞王后“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及“三镜”之言,前有天子得瑞,后有王后贤德,正是中兴之兆——
      成汤不盛,天理难容啊!
      此时姜王后正无力的偎在纣王身旁,手心全是汗,当了七年王后,临朝观政却是头一遭,况且纣王只说了那两句,后来便不发一言,任凭姜王后自决,可把她为难坏了!
      感觉,自己被掏空……
      说了一阵子话,才感觉好了些。
      见纣王一直僵着,不由忧心忡忡,玉手轻轻抚过他的脸颊,担忧的说:
      “陛下僵硬如此,可难受吗?”
      纣王笑着穿音:
      “不碍事,朕得天道赏赐,如此状况不过一时之苦,待大功告成,便可重塑道体,力大无穷,更胜往昔,梓桐不必忧心……”
      姜王后略略宽心,又说:
      “臣妾给陛下按按吧,疏松血脉,兴许好得快些?”
      说着,便挽起长袖,纤纤玉手翻转,从他脖颈开始,一路往下,纣王毕竟僵了一夜,确实很不舒服,他触觉仍在,直觉紧绷的皮肤略略松弛了些,肌肉、骨骼却仍酸痛不已。
      不由有些遗憾,王后毕竟不专业,这力道真是……

第二十一章·成汤不盛,天理难容[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