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十六章 入闽领军之争[2/2页]

重塑南唐 月下青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宋党的人选自然是陈觉。查文徽、冯延鲁、魏岑三人都还在闽国旧地收拾首尾,冯延已刚在月前由翰林学士承旨升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这是备位宰相之职,自然不可能领军入闽。宋党中坚也只有陈觉才能胜任这一领军重任,也只有陈觉出马,才能将南派的劣势扳回来。
      一个多月来,朝堂南北两派展开激烈争夺。本来北派常梦锡入闽几乎已成定局,但半个月前一件事却导致了北派失利,宋党势力重新抬头。
      起因是福州威武节度使李弘义借口泉州刺史王继勋不敬,令李弘通领军一万攻打泉州。王继勋是原闽王王延政之侄,才得以任职泉州刺史,在唐国入侵闽国之后,却背叛王延政,递降表,主动投了唐国,所以被李?留用,没有剥夺他泉州刺史之位。这一举动深深刺伤了泉州军民的感情,因泉州是王潮、王审知兄弟的起家之地,王氏在此地的遗泽极深,王继勋为一己之私不战而降,被泉州军民视为背叛,深以为耻。李弘通领兵攻泉州,泉州民众抵抗之心不强,军队士气不振。
      泉州都指挥使留从效手握军权,趁势带兵围了刺史府,并对王继勋说:“李弘通之所以来攻泉州,都是使君言辞失当所致,如今李弘通兵势凶猛,而泉州士卒因你赏罚不明而不愿为你卖命,既然如此,你还是引咎避位,回你自己的府邸反省吧。”说毕,也不让王继勋辩解,便派卫队将王继勋幽禁在他自己的私人府邸中。然后在部将的拥护下,自称泉州留后,代领泉州军府事,纠结泉州兵主动出击,迎击来犯的李弘通,并一战而败之,追杀李弘通三十里,斩获首级五百颗。
      留从效击败李弘通之后,方上表李?谢罪,称为解泉州兵祸,不得已废黜了王继勋,如今自认有罪,请皇帝圣裁。与谢罪表一同到金陵的,还有王继勋一家,分明是将王继勋驱逐出泉州的意思。
      李?收到留从效的谢罪表,气了个倒仰,当场便摔了杯子。仗着手握一州重兵,便敢毫无顾忌地驱逐朝堂任命的刺史,这还是唐国的属地么?可无奈的是,福州李弘义的问题还没有妥善解决,再要是逼反了留从效,那闽国旧地又将糜烂反复,唐国军队可就真的陷在这个烂泥坑里出不来了。要知道,查文徽、何敬洙、冯延鲁、魏岑等人至今还带着近八万大军淹留在闽地,收复和稳定闽地民心,每日里所需银钱如流水一般泼洒出去,户部尚书日日都在哭穷!闽地收复迫在眉睫,不能再拖了,拖久必变啊。在陈觉等人的劝解之下,李?只得捏着鼻子认了,并索性再大方点,下诏任命留从效为泉州刺史。
      但这件事的余波导致了北派常梦锡领军入闽之事成了泡影。王继勋被留从效驱逐回京之后,意欲谋求复起,知道朝堂议定将派常梦锡领军入闽,竟去走了严续的门路,由严续引见给常梦锡。这件事被陈觉利用,在陈觉的授意下,由御史台风闻奏事,上表弹劾严续和常梦锡私接外臣,结党营私。
      李?本就因为留从效之事心内郁闷,见常梦锡等人竟然与王继勋这种废物勾勾搭搭,不由暴怒异常。堂堂一个刺史,被手下大将如狗一般的撵出来,还有脸在朝中钻营结党!当即下诏,撤除宣政院,免去常梦锡宣政院判和严续宣政院副贰院使之职;常梦锡任翰林学士、给事中原职,罚铜五十贯,归家自省;严续免去中书侍郎职位,出外池州观察使;王继勋罚铜五百贯,幽禁三个月,终身不得入朝为官。宣政院从成立到撤除,竟只生存了半年时间。
      常梦锡着实有些冤枉,他与王继勋接触,只不过是想了解一些闽地风俗人情,为将来领军入闽做些准备,并不曾有为王继勋谋复起的心思,更别说结党了。谁会跟他这种废物结党?
      经此一事,常梦锡心灰意冷,竟上表辞官。李?余怒未消,虽将常梦锡的表章留中不发,却也没下诏抚慰常梦锡。自此,常梦锡便不再上朝,日日在府里饮酒消愁。北派孙党也受此牵连,弄得个灰头土脸,不但常梦锡领军入闽一事变成镜花水月,连好不容易说服李?成立的宣政院也被撤了,可说是受到了重挫。
      自此,南派宋党在朝中的势力重振声威,陈觉领军入闽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宋齐丘为陈觉声援上表章,说陈觉素有才干,口舌便给,入闽之后,无需动用一兵一卒,仅凭口舌之利便可说服李弘义来朝。李?见了宋齐丘的表章大悦,他也素来欣赏陈觉的才干。莅日,下诏升陈觉为枢密使兼福州宣谕使,神武军统军都指挥使王崇文为福州宣谕副使,入闽说李弘义。
      为示唐国朝廷诚意,赐李弘义金帛五万贯,封李弘义母、妻为国夫人,李弘义的四个弟弟均官升一阶。
      轰轰烈烈的入闽领军之争尘埃落定。

第三十六章 入闽领军之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