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4章 堂远又琢磨买卖[2/2页]

乞丐逃荒,不死就行 鱼多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有事的离开回家,闲着的还看了会儿热闹。这种做法少见,燕北最流行的做菜方式就是一锅炖煮,不管你是青菜还是肉,一家子吃大半锅汤菜。
      着熏肉又不是他们创的方法,再说各家用什么料,什么柴,熏的什么肉都是各有各的味道。
      盼儿一一说了,做法听着就麻烦。
      腌了烫了再烤一烤,烟熏火燎弄完了还不让吃。
      用毛刷子刷上一层油,油汪汪的再接着放置,还不如剁了下锅炖呢。
      大家见过新鲜就离去,冷飕飕的哪有炕头好待。
      盼儿也只是用了几只小兔子尝试,虽然感觉上没问题,可万一不好吃呢?不是糟蹋东西嘛!
      第一次吃到熏兔的众人根本就没空说闲话,哼哼唧唧的就是一个吃喝。
      等到肚皮要撑破不得不停下来,揉着肚子的堂远就觉着自己的好机会这不就来了?
      于是趁着消食的功夫,跟家中几人商量了下做熏兔熏鸡买卖的事。
      关于生意上的灵敏度,所有人都只有服他的份,现在差的还不是食材调料,而是时机。
      好嘛,王爷带兵出去打仗呢,内地几位王爷也在明争暗斗,明显的时局不稳啊。这个时候能有生意吗?
      堂远反而很有信心:“大哥,我刚从县城回来没几天,看样子大家一丁点都没受影响啊。
      还有,这生意,同样不是面向如咱们家这样的普通百姓,还得是有钱的主。
      他们那样的人,家大业大,挪动起来岂不是要比我们还难?只要那些老爷们照常喝酒听曲,这生意就有的做。”
      分析的头头是道,要不,干他一把试试?
      盼儿是无所谓的啦,做鱼丸也行,做熏兔亦可,反正买卖上有三哥在呢。
      菱角却是担心另一件事,那就是到县城的距离。
      从家中走到县城都晌午了,要是不下雪还好,这大雪封路,上下坡艰难,想走山路难上加难。
      柳承:“想要生活过得去,酸咸苦涩不能惧。
      熏兔比鱼丸还好保存呢,大不了我们早点出门,拿上火把。
      无非是起早贪黑的事儿,只要有钱赚,总比这样在家闲着的好吧?”
      雅儿迟疑道:“话是这么说没错啦,可是这样一来,你们俩不是要少睡不少时辰?那也太辛苦了。”
      叶青竹道:“我看这样,头三天老三老四去县城摸摸底。
      如果划得来,你们就在县城找个客栈住下,甚至租一间小屋也是行的。”
      堂远点头应下:“这个好办,我们哥俩在哪还凑合不了一宿。”
      叶青竹:“明天开始做准备,菱角,长久,六子,咱们负责外边的鸡和兔子,盼儿小七在家准备食材调料。
      老三老四,你们先带上一只熏兔去熊里正家,除了请他尝味道,还要打听县城的一些规矩。”
      灯光下,碗底有些凝固的油花,八个人将分工和流程又细细商量一遍,才开始收拾饭桌和灶间的东西。
      可能是家中总有香味,不知何时竟然引来了老鼠打洞。

第174章 堂远又琢磨买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