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小老弟,不帮忙实在说不过为毛开打之后变成上万了?这不坑吗?两千打上万,无准备打有准备的,拿头打啊?
      另外,跟着明军一起攻打平壤的还有500朝鲜兵,结果临交战的时候,400多朝鲜兵先跑了,剩下的100多人更牛,居然直接和倭寇聊起来了。
      更神的是,平壤之战明军多有遭到弓箭射伤、射死,但问题在于,倭寇只有铁炮和长剑,所以祖承训非常怀疑射箭的是朝鲜兵,如此,也就无怪乎这位副总兵这么生气了。
      对此,朝鲜使臣多次辩驳,朝廷呢,倒也接受了朝鲜的解释,表示可能是侦查有误,射伤明军一事可能是因为朝鲜兵器落入倭军手中,或者有朝鲜人被倭寇俘虏,受到倭军指使的原因。
      呐,你坑了我,我还要帮你找借口,够意思吧?心累,谁摊上这么个队友谁倒霉!
      抗倭援朝,首战失败,于是,辽东军将战争的主导权交到了朝廷兵部手里,怎么打?上级说了算,俺们辽东听指挥。
      兵部表示阔以,同时安慰辽东军,这一场败仗也不是毫无所获,至少大家现在都知道朝鲜军队靠不住,打仗还得俺们自己来。
      缺粮食,从大明境内运过去,缺兵将,各地征调,务必打好这一仗,至于朝鲜军队,要求就一个:
      兄弟,边儿待着去,莫挨我~
      此后,大明朝廷派出了终极忽悠王——沈惟敬,派沈大忽悠到朝鲜,赶赴平壤与倭军谈判,拖延时日以便大军集结。
      当然,沈大忽悠完全不这么想,他似乎真的把兵部给的差事当成了毕生大业,那个卖力哟,据说丰臣秀吉后来之所以发动第二次侵略朝鲜战争就是因为这家伙的忽悠!
      当然,此战主角并非沈大忽悠,他的故事容后再讲,下面,让我们有请,大明抗倭援朝东征提督—李如松!
      公元1592年,即万历二十年十二月,万历皇帝令刚刚结束宁夏战斗的李如松为东征提督,统率蓟、辽、冀、川、浙诸军,克期东征
      令李如松之弟李如梅、李如柏为副总兵,率军同往,十二月二十五日,明军在李如松的带领下,誓师东渡。

第292章 抗倭援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