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1章 被当挡箭牌的知青(12)[2/2页]

快穿:当满级大佬穿成小可怜儿 爱吃草莓的小橙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年轻因为好奇凑过去,她们就会说:“去去去,我们聊的话题你不能听,你还没嫁人呢,床上那点事儿你不懂。”
      男同志那边就没这忌讳了,老爷们儿凑一块堆聊天,还专门爱向未婚小伙子传授经验。
      反正这一个下午,男知青们脸都木了,就恨自己不能暂时聋一下。
      王家的八卦在村里持续了很长时间。大家想起来就是当初血淋淋的场景。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就是半个月。这期间,新知青们经历了全身酸痛到逐渐适应的过程,然后,农活就基本完成了。
      再然后,就开始了并不累,但是最痛苦的工作。掏粪,晒干,然后再撒到地里去肥田。
      过程那叫一个一言难尽。全村上空都飘着一股子大粪的味道。
      好在这项工作不需要太长时间,几天就干完了。而且,知青们分到的工作是在田里把人家撒进去的农家肥给耙匀一点,还算可以接受。
      做完了这些,就要播种小麦了。
      再然后,就到了农民一年之中最清闲的冬天。
      农活几乎没有了,跟着队里的安排走就行,让挖沟就去挖沟,让架桥就去架桥,让修路就去修路。
      每家每户都必须出至少一个人,给工分。想多去人也可以。有的人家不怕苦不怕累,全家出动。
      知青这边,大家俩人一组轮流去。小苗直接轮空。
      大家表示,这么小的孩子,就在家里猫个冬吧。
      而且,自从小苗来了以后,知青院别的不说,伙食是大有改进的。
      小苗来之前,他们要么吃煮饼,要么吃死面窝头。都是勉强下咽。
      他们都记得,当初小苗第一次看见他们做窝头的时候,都惊呆了。
      “做窝头要用烫面啊,死面能好吃的了?”
      当然,烫面也不怎么太好吃。
      后来,小苗在碾子那儿碾玉米的时候遇见村里一位大娘,闲聊期间跟人家要了一块老酵头,回来做了一回发面窝头。
      其实已经不是窝头了,应该说是杂粮馒头。比窝头软和、好嚼、好咽。
      从那以后,大家就开始吃杂粮馒头了。
      冬天发面还稍微有点麻烦,得用一个厚棉被把面盆包起来,里面还得放上两个灌满开水的瓶子,给这个面盆保温,不然面发不起来。
      即便如此麻烦,大家也愿意麻烦点吃发面。
      而且,他们用的玻璃瓶子也是小苗从公社卫生院淘换来的,输液瓶子。这年头输液用的瓶子用完了也不会扔,医生护士拿回家送人,还挺受欢迎。
      有的人用它喝水,有的人用它灌了热水充当热水袋使。
      这种瓶子上面有一个软皮塞,一点不漏水。软皮塞上插根火柴棍还能当陀螺玩。
      知青院在小苗的带领下人手一个,冬天晚上灌满热水放到被窝里暖被窝,是真好用。第二天早上起来,水已经凉了,但是不冰,甚至还有一点点余温,倒出来正好洗脸。
      而且,他们以前分到的黄豆都不知道怎么吃,实在没粮食了,才会煮黄豆。可是小苗会做大酱,还会发豆芽儿。
      就算是用水泡开了煮盐水黄豆也好吃,就当咸菜吃了,比单纯吃腌萝卜强多了。
      还能泡的半软不软的时候拿到碾子那儿压扁,做成豆扁子,煮玉米面粥的时候放两把进去煮,煮出来的粥更好喝,豆扁子也很好吃。这样吃粥还比较顶时候,不容易饿。
      这么能干又听话,乖乖甜甜的小妹妹,他们可不得宠着点吗?

第181章 被当挡箭牌的知青(1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