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卫兵们挨了一顿打,老实了好几天。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大概是不信邪,又故态复萌,想要提前开始搞批斗。
      叶初没等他们真正开始,风声一出来,就又给他们打了一顿。这回她贴着隐身符,都没给他们蒙眼睛,直接开打,把一群半大青年吓得屁滚尿流。
      从那以后,才真正消停了。
      都说要破除封建迷信,不语怪力乱神,但是直到后世,也没有真正破除啊,更别说此时此刻了。
      这辈子,地主富农们虽然还是没有好待遇,干活都得干最累最差的,日子得过成最苦最难的样子,社员们还是不敢靠近他们,但他们不用担心走在路上被人吐口水、被人扔石头,不用担心哪天就会被绑起来跪在那儿忏悔,大家保持距离,反倒给了他们一种相安无事的安全感。比起上辈子好太多了。
      地主富农的后代,依然婚事艰难。其实那些年轻的小姑娘小伙子们,自身条件都挺好,但是在这个年代,就是姑娘嫁不出去,小伙子娶不上媳妇。都蹉跎到二十好几,快三十岁,最紧张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才纷纷成家立业。
      卫兵们唯一保住的行动,就是贴大字报。这个叶初不管。
      曾经她还看过一张大字报,批判一个社员没有阶级斗争意识。具体表现就是,他和一位成分被划成富农的村民擦肩而过时,打招呼了。
      这俩人本来就认识,而且熟的很,结果现在遇见了,俩人都停了两秒,内心挣扎了一下要不要打个招呼,当然,最后没有打,因为富农不想给别人添麻烦,而这位被批判的村民也担心惹麻烦。所以,俩人犹豫了两秒,就各自离开了,根本没打招呼。
      但是看见这事的人离他们有点距离,没听见声音,通过他俩停留的那两秒,推断俩人打招呼了,就写了张大字报来批判。
      整个大字报墙上,全都是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因为现在没有批斗了,大家对大字报也不怎么畏惧,这面墙就成了个笑话儿来源。有人闲着没事,每天都要来逛逛,看看村子里发生了什么好笑的事情。
      也因为这种一点小事就要上墙的情况,村子里的人整体上都还是谨言慎行,一句不敢多说,生怕行差踏错,自己就成了墙上的笑话。
      而且,虽然不批斗了,但要是真的说错了话,还是要关几天菜园子的。现在菜园子的条件更加艰苦,因为又来了几家下放人员,原来的破屋不够住,又临时加盖了窝棚,连个窗户都没有。
      刚入冬的时候,有一天上午,生产队组织了一次忆苦思甜活动,所有小学生都得参加。叶初也参加了。
      他们被拉到戏台子下面,每人发了一个麦糠和玉米棒渣子做的小窝头,听一位老爷子讲述古老的故事。
      这位老爷子姓王,已经快七十岁了,年轻时给地主家做过长工,也被小鬼子拉去做过劳工。
      大队长觉得,这就是村子里受苦最多的人了。也没跟老爷子提前沟通具体讲什么内容,就告诉他一个主题:“忆苦思甜”。
      “您就讲讲您年轻时候的事就行了。”大队长跟王老爷子这样说。
      老爷子在大队长的搀扶下,颤颤巍巍的走上戏台子,然后四平八稳的往那儿一坐。上了台以后,就跟换了个人一样。
      大队长歌颂了一下新社会、新生活的美好,又讲述了一下新生活的来之不易,介绍了一下老爷子的生平,“大家都听听王爷爷的故事,就知道我说的新生活究竟有多美好了。”
      底下的孩子们啪啪鼓掌。
      大队长说道:“老爷子,那您就给大家讲讲吧。”
      然后,王爷爷站了起来,一开口,中气十足。
      他拍着胸脯,特别牛气的说道:“我年轻的时候,16岁,给地主家扛长工,一过十月一,地主

第124章 被捡来的弃婴(14)[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