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各个主要社区,共计开出至少1000家社区生鲜店。
由于目标定的太大,手底下的团队实现起来,为了节省成本,只能选择低租金的劣质地理位置开社区生鲜店。
由于在劣质位置没有顾客,人流量完全不够,所以开起来的超市基本没有什么营业额,最终不得不一家接着一家关停,最终只剩下几十家门店苟延残喘……
这种创新不但没有帮它更好的发展,反而让竞争对手不费一兵一卒,就让泳辉走向了自取灭亡之路。
仅仅不到3年时间,泳辉就在两项创新项目中亏损了十几亿rmb。
另外,泳辉经营时忘了初心,创立之初因为专注成本花费了一个小目标建设泳辉物流降低运输成本,让其生鲜价格因为不需要添加太多的运输路费,所以比菜市场小摊位卖的还便宜。
它就是靠着这种价格的优势,在全国得到了众多回头客。不过由于社区生鲜的问题,泳辉提供了各种补贴,还有广告宣传费用,导致价格成本不断攀升,顾客再难买到曾经性价比高的生鲜,所以顾客不再是回头客,放弃了忠诚,然后导致泳辉接下来一年爆亏40亿rmb。
还有一个比较搞笑的,是张宣松在经营超市时,因为跟当时聘用的经理理念不同,直接把对方给开除了,结果对方被开出之后,带着几名死忠离开泳辉自立门口,创立了【一品生鲜】,并被企鹅公司和今日资本青睐,纷纷投钱融资,短短不到十年时间,就弯道超车开了1500多家门店,让泳辉生鲜望尘莫及。
这还不算最牛的,最牛的地方是【一品生鲜】本身一分钱没掏,都是手下的员工掏钱开店……
这背后有很牛的经营思路,正所谓思路决定出路,张宣松个人的经营思路,终归是太老套了。
【一品生鲜】的服务很极致,它给超市分为两个客户群体,年轻人和老年人。
对于年轻人来说,【一品生鲜】研究了他们的购物特点,有选择困难症。
所以【一品生鲜】专门在年轻人的购物区设置了早餐食材选购区、午餐食材选购区、晚餐食材选购区、火锅食材选购区、烤肉食材选购区……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跟年轻人不同,年纪大的人都喜欢实惠的,于是【一品生鲜】把果蔬做成盆栽模式,卖活着的蔬菜,连土连盆带着菜一起销售,价格还跟菜市场差不多。因为有菜有土有种子,吃完一茬养一养还会再长出一茬,特别实惠和新鲜。
【一品生鲜】不花自己的钱开店,因为他怕摊子铺大了会跟泳辉一样自取灭亡,于是就搞了一个合伙人模式,让员工认购股份去当股东经营门店,然后按照分成去分,每个门店公司总部掏30%的资金,店长出10%的资金,其他员工可以认购60%,门店赚了钱大家按照股份比例得到相应的分红。
因为大家都掏钱了,所以在店里工作,都会把它当成自己的店去为客人提供优质服务,这也保证了服务质量……
另外,店内的员工如果没钱认购股份,可以跟公司总部借钱认购,不需要一分钱利息,只需要后期赚钱分红了,逐步还给公司总部即可。
【一品生鲜】公司此举,就是提高员工积极性,也防止万一扩张太快破产,因为员工借了钱认购股份,这笔钱等于暂时存在员工那里,他是必须要还的,这降低了【一品生鲜】的风险……
高权想到了【一品生鲜】和【泳辉生鲜超市】之间经营的差异,他决定先投资泳辉创始人张宣松,等【泳辉】成功上市了,在张宣松开除江剑飞之后,高权会逐步卖出泳辉的股份,投资江剑飞去创立【一品生鲜】……
想到此,高权冲候宁说道:“候兄,那你就把你的朋友张宣松叫过来吧,我跟他聊聊……”
第310章 超市之战张宣松[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