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75章 帝国海军大变革[1/2页]

中央之国 小奋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帝国一口气建造了四艘标准航母,分别是:
      “天吴号”、“广谱号”、“冰夷号”、“计蒙号”。
      标准排水量22000吨,全通甲板239.8米。
      航速30节,可搭载27~36架战斗机。
      战斗机也是全新设计的舰载机——昭武十九年式“白尾鹞”舰载机。
      帝国在欧战中不是啥都没做。
      海陆空三军的技术储备,直接溢出来了。
      各种二战时期才会出现的近似武器,全被帝国搞了出来。
      但更新换代太快也不是好事。
      单单换装压力,和换装后囤积的武器处理,就是大问题。
      不是卖不出去,而是换下来的武器,拿到国际军火市场上,
      搞不好就会促进世界军备飞速发展。
      所以,很多新式武器,帝国只生产了一部分储藏。
      大部分生产线还在生产旧式装备。
      “白尾鹞”就是储备技术其中之一。
      帝国直接跳过了双翼舰载机阶段,造出了金属单翼舰载机。
      数据如下:
      长度8.76米,翼展11.58米,机身高度2.81米。
      机翼面积24.15平方米,最大起飞重量3.5吨。
      装备有1台离式空冷发动机,配合两台增压器,最大功率1200匹马力。
      这让“白尾鹞”的飞行速度达到了512公里\/小时。
      为了保证航母的空间利用率,“白尾鹞”采用了可折叠式机翼。
      机载武器是两挺12毫米口径航空机枪,分别在机翼两侧。
      螺旋桨自先前的两叶,换装为三叶衡速设计。
      航母的服役同样是秘密的。
      帝国部分海军高层,观摩了航母的实战演练。
      机群临空之时,作为“挨揍”目标的“女皇武则天号”才知道,
      什么叫遮天蔽日,防不胜防。
      这次演习,也让舰长秦永昌产生了心理阴影。
      卧槽....飞机这小玩意,可以迅速击沉庞大的战列舰。
      演习结果也震惊了海军高层。
      前来观摩的海军大臣邓启昌,目瞪口呆的盯着“满目疮痍”的女皇号战列舰。
      代替弹药泼洒在舰身的染料,让帝国海军意识到,
      航母才是帝国海军的未来。
      .....
      “张九玄,洪武大帝号交给你了,另一艘永乐大帝号舰长,让林梓恒担任。”
      处于后方的两人,听到秦牧的命令,连忙立正称是。
      “两艘战舰前往白令海峡一带海试,那里没什么船。”
      “前往途中,护航战舰把禁航区扩大,防止外国间谍窥探。”
      为了保密,这两艘战列舰是不能出现在繁忙海域的。
      正当海军接收大杀器之时。
      帝国的裁军行动,轰轰烈烈展开。
      多余200万的常备陆军,直接转化成了预备役和武警部队。
      国联关于预备役的讨论,自动忽略了。
      大家都知道,谁都卡不住一个国家的预备役规模。
      有如拿上桌面来丢人,不如无视。
      虽然转入预备役,但这部分被裁撤的陆军,还是拿着在职军人的军饷。
      帝国有钱,何况这还不是“闲人”,养得起。
      其他国家或多或少也采用了这个方案。
      二德子和高卢鸡两大世仇,常备军缩减了,预备役却越发庞大。
第575章 帝国海军大变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