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8章 外患[2/2页]

步步荣华 都市南山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淮阴侯话音刚落,便有副将质疑,道是自己昨夜便见到斥候回营,淮阴侯此举是在拖延时间。
      淮阴侯便将自己担心北狄迷惑大周的疑虑说出。
      另有副将愤愤开口,道是北狄一向嗜好饮酒作乐,无非是欺大周朝不敢主动出兵。
      其他几位副将也点头称是,北狄一向治下不严,常有夜宴之事。
      淮阴侯沉吟片刻,终是拿出舆图,按照自己所想,安排好各副将的行军路线,特别是便于设伏的地方,皆提前做了妥善处置。
      众副将又是一阵吹捧,道淮阴侯的安排万无一失,此战定能大获全胜,言辞间信心满满,意气奋发。
      大军定于下午开拨,众副将便退下安排行军事宜。中午时,昨夜派出的斥候终于回营,道是北狄营中并无异常,也无调兵之举,如此,淮阴侯终于放下心来。
      京城中,二皇子近日甚是自得,一来自己本就是唯一的嫡出皇子,身份比另外几人高出不少,二来淮阴侯是自己的人,如今统领着二十多万的镇北军,若能大获全胜,自己如虎添翼,届时储君之位非自己莫属。
      且如今五皇子因李庆之事正夹紧了尾巴做人,大皇子只占了年长之便宜,一无显赫外家,二无出众才能,二皇子从来没将其放在心上。
      至于其他几位皇子,三皇子早逝,四皇子出身平平,平日里低调的紧,无意与自己相争,再往下几位皇子年纪都小,想来不足为惧,形势一片大好,二皇子如今只等着淮阴侯立下战功,自己便可高枕无忧。
      然而事与愿违,镇北大都督李庆一行尚未到京城,北地便传来八百里加急,淮阴侯亲率十五万大军进攻北狄,误中北狄奸计,十五万大军只余八万,如今狼狈退回北地。
      一下便损失七万精兵,天启帝当即吐血昏迷,朝野上下也为之震惊,先前竭力要求召回李庆的一些大臣此刻战战兢兢,生怕天子一怒,自己遭殃。
      天启帝身子本就刚刚康复,如今再次气急攻心,吐血昏迷,情况比之第一次更为严重,一连两日都未能清醒,朝政大事还是久未露面的皇太后拍板,由几位大臣共同处理,才没有落得朝野大乱。
      北地,淮阴侯仓促退兵后便一直与几位副将商议军事,几人皆一改之前意气风发之态,如今垂头丧气,如丧考妣。
      淮阴侯内心后悔莫及,自己本是仗着人多,圈出便于埋伏之地令,预备各个击破,谁知北狄并未设伏,反在各路大军汇合前展开厮杀,又仗着精通地势之便分出兵力绕道大周军队后方,出其不意,大军本就是各处征调而来,被北狄军队冲散后,四处逃逸,又不通方向,最终损兵折将,只得狼狈退回北地。
      议事厅中,淮阴侯先开口,“此次是我轻敌,有负李将军所托,是我对不住诸位了!如今之计,只得暂缓出兵,休养生息,再图后事,诸位可有异议?”
      众人皆是死里逃生,如何再有意见,纷纷答应下来。
      谁知就在当晚,北狄大军不知取道何处,竟避过斥候,悄无声息到了城下,再次攻城,守城将士还未反应过来,便被夺了性命,待众将士反应过来匆忙逃命时,北狄已是开了城门,放大军入城了。
      淮阴侯率余下的将士们撤退到距北地百里的一处城镇,清点人数竟只剩十万,与北狄不相上下,淮阴侯惊魂未定,但也只得硬着头皮请求朝廷再次派兵增援。
      时隔一日,朝中再次收到八百里加急,北狄已攻下北地城池,淮阴侯要求派兵增援,几位辅政大臣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处置,只得前去求见皇太后。
      皇太后已过古稀之年,闻言当场摔了茶盏,不顾众人的反对,令还在返京途中的李庆折返,再次接管镇北军,另从京畿大营调兵三万,前去支援。
      至于领兵之人,太后叹了一口气,镇北军军心涣散,亟需重整士气,若能得皇帝御驾亲征最好,但如今皇帝躺着还未醒,便只得几位皇子了。
      皇太后斟酌一番,大皇子才智平平,淮阴侯刚失了北地,二皇子自是不宜再去,五皇子母亲是李庆堂妹,按理说最是合适,但皇太后又怕二人勾结,剑指京师,最后便定下四皇子,又因沈翊熟悉京畿大营情况,最后令四皇子和沈翊,共同带领三万京畿大军增援北地。

第138章 外患[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