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地的消息不断传至京中,北狄果真来者不善,十万大军径直向北境而来,在距大周最北边军镇只有百里的地方安营扎寨,与大周朝的军队遥遥相对。
双方短兵相接过几次,各有小范围伤亡,但并未动摇根本,只是试探虚实。
苏烟曾问过沈翊,为何两国只是互相试探,一直拖着岂不是耗费军需粮草?
苏烟一向聪慧,难得有此疑问,沈翊却觉更惹人喜爱,便细细解释给苏烟听,“李将军按兵不动原因想来有二,一是如今各地驰援的兵马还未抵达北地,即便到了,也需互相磨合操练,适应北地气候,此事关重大,万不能操之过急,二是北狄南下作战,所费军需比之大周朝更甚,若能拖延至北狄粮草不接,再一举出兵,定会减少大周将士伤亡。”
沈翊如此解释,苏烟倒是有些理解了,“如此看来,那李将军确实善于干戈之事!”
沈翊知道苏烟痛恨党派之争,又给苏烟科普道:“朝中确有党同伐异之徒,但也都是十年寒窗苦读求得的功名,才能还是有的,且对大周朝忠心耿耿,这也是圣上听之任之的原因。”
苏烟点头,果然才干和人品,很难兼得。
不光苏烟有此疑问,在两军对阵半月后,京中渐渐谣言四起,皆是批判李将军按兵不动,耗费粮饷的,更有甚者,说李将军因是李贵妃堂兄,迟迟不出兵是为五皇子造势,逼迫皇帝退位!
此等谣言一出,李贵妃先是在皇帝面前哭了一通,后五皇子又在天启帝面前跪了足有半个时辰,直到北边递来奏折,将两军情形一一陈情,天启帝泛青的面色才好些。
苏烟听闻谣言时也有些无语,真可谓字字诛心,就差指着五皇子的鼻子说其谋朝篡位了,作为曾受谣言所扰之人,苏一时间竟是有些同情五皇子。
不用说,此类谣言定是出自大皇子和二皇子之手,苏烟暗恨,两国交战都能成为互相攻讦的借口,几位皇子都不是省油的灯,也不知最后谁会登上皇位,大周朝的将来又会如何。
北边的战事一直断断续续,但并未影响到年节事宜,京城之中依旧歌舞升平,车水马龙,一点都未受到战事的影响,毕竟战事常有,但鲜少有能打到京城的,生活在天子脚下,安全倒是无虞的。
宫中天启帝的身体也渐渐好转,如今已是能下床走动几圈了,五皇子依旧代理朝政,自谣言之事后,五皇子一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今事无巨细,皆要请示过天启帝再行决策,大皇子和二皇子的拥趸再有计策也无法施展,毕竟一来皇帝没立五皇子太子,事情还有转机,二来大小事都还是天启帝拍板的,五皇子不过是代为批注而已。
因着天启帝身体还未完全康复,加上北方战事需节约开支,今年宫中便未举办宫宴,苏烟听到消息后很是松了一口气,宫宴虽是热闹非凡,但规矩繁杂,远没有一家人在一起来的自在,相比之下,苏烟更愿意与家人一起过年。
第136章 暗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