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义子。
正式认亲这天,苏信让人帮忙照看了半日生意,特意回家受了李荀的礼,因两家在京城都无交好之人,便未请见证人,李荀给苏信和李氏磕了头,改了称呼,一家人一起吃了顿饭便算定下来了。
李氏是真心疼爱李荀的,特意赶制了两套衣物,苏信准备了文房四宝,苏烟则张罗了一桌吃食,就连最小的苏明轩都特意买了一套书送给李荀。
李荀心中感动,自己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两人一起挤在杂居的院子里二十来年,几乎不与人交往,万万没想到自己如今竟有此际遇,不仅有了义父义母,还多了弟弟妹妹,心中也更加坚定要好好读书的信念,不说身居高位,但至少要护家人无虞。
中午的饭菜是苏烟精心准备的,小户人家也不讲究食不言,一家人边吃边聊,吃的开心热闹。
吃完饭,苏烟与李氏在厨房收拾,苏明轩也去了私塾,堂屋中只留了苏信和李荀二人,苏信见李荀穿着李氏新制的衣服,越发显得光风霁月,温润如玉,心中颇为自豪,便与李荀说起正事:“我与你义母商量过了,如今美食汇生意渐渐稳定,后厨那边人手也尽够了,明年你孝期便满了,不若在家安心念书备考,至于钱财方面你无需担心,我虽无万贯家财,但供你读书还是供养得起的。”
李荀知道苏信是为自己着想,但自己并不想再添麻烦,便道:“义父莫担心,今年乡试刚过,下一次要三年后,这段时间反正无事,不若在酒楼帮些忙,左右只是管着后厨,并不影响看书。”
苏信奇道:“我常听人说十年寒窗苦读,难道不是看书越多越好吗?”
李荀解释道:“是有此说法,不过孟子有言,尽信书不如无书,我自认为读书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只读书,不知人间疾苦。”
若苏烟在此,定要大大夸奖一番,但苏信却只是半信半疑,不过略想了想便也释怀了,自己认李荀为义子也不是为着从李荀身上谋得多少好处,读书人有读书人的想法,便不再干涉了,只让李荀有需要对自己直言。
有了李荀这位义兄,苏烟生活并没有什么变化,依旧每日在美食汇中忙碌,唯一变化的是隔几日便会收到沈翊的信,信中也无甜言蜜语,只零零碎碎说些家常,比如周氏终于想通了,想见苏烟一面,比如自己婚事定了,家中又在为沈宁相看等等,剩下便是问苏烟近况,苏烟也回信告知了李荀之事,二人虽不常见面,但书信往来也甚是甜蜜。
第100章 干亲[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