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零三章 劝学诗和教育改革[1/2页]

袁门败家子 一个茄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蔡邕写完,放下笔,凝视着孔丹纸上的七言,双眼放出灿灿的光芒。
      屋内短暂的安静,蔡邕和蔡文姬都在体会这首诗的余韵。
      “父亲,夫君这首劝学诗当得上一个绝字。”
      蔡文姬停下了手上的工作,看向袁术的目光中除了骄傲还有仰慕和爱意。
      “嗯,文字虽然朴素,却意味深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让老夫想起了年少求学时的日子,年轻时奋发勤学,老时才能不后悔当初,善,大善啊。”
      蔡文姬给的评价是一个字绝,蔡邕的评价更高。
      “那大学祭酒之位如何?”
      袁术微笑着看着面前的蔡邕,他把压箱底的东西都拿出来了,不信拿不下这个老头。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大学祭酒老夫应下了。”
      蔡邕也不是扭捏之人,既然袁术能为大学做出如此优秀的劝学诗,他还有什么好推脱的。
      “善,泰山可敢跟我大战三百回合。”
      终于拿下了蔡邕,袁术心中的石头也落了下来。
      蔡邕是当世大儒,他在冀州出仕,并且担任大学祭酒意义很大。
      首先便是向大汉的有志青年发出一个信号,蔡邕在此还不速来,
      其次有蔡邕把关,自己地盘的教育事业肯定会有巨大的提升。
      第三则是战略意义上的,各州民众听到自己的福利如此好会做何感想?各地诸侯又会做何感想?
      自己兵精粮足可以任性的玩义务教育,但是别的诸侯如果跟着自己玩,恐怕一不小心就会出问题,
      毕竟义务教育不单单是几座学堂而已,这后面还有一系列的配套设施和师资力量,这一切都需要耗费大量的金钱和精力,如果你们要跟着我来,那就来吧。
      “呵呵,琰儿,一会要帮父亲好好灌灌你夫君。”
      “琰儿才不会呢,是吧,文姬。”
      第二天袁术招来了田丰和荀攸。
      “元皓,公达,我欲筹建大学,同时在幽冀两州创办学堂,推行义务教育,免费教导适龄儿童。”
      听到袁术的话,田丰眉目之间满是兴奋,荀攸则是眉头紧锁不知道在想什么。
      “主公,此乃大善之举,义务教育能够为民启智,民智则国智,我替两州民众谢过主公了。”
      田丰向袁术深鞠一躬。
      “元皓不必如此,公达,你有何话说?”
      田丰的反应在自己预料之中,但是荀攸的反应却是让他有些疑惑。
      “主公,您可知大汉为何被称为世家的大汉吗?”
      “因为知识。”
      荀攸的话却是让袁术一愣,但是他想了一下便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对,没错,就是因

第四百零三章 劝学诗和教育改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