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庭院火锅规模很大,有30多张餐桌。
      今晚大人小孩加在一起,来了近400人。
      餐位不够坐,大多都加成了10人一桌。
      火锅店还加了几张桌子。
      给一些不能吃火锅的人,准备中餐。
      林向东和李阳等报社四人,加上秦玉梅。
      陪着张政,还有林德顺和黄奎勇坐了一桌。
      赵蕾、沈泉、周敏、黎珊珊,和陈雪、苏芷涵和林向晴。
      加上黄奎勇的老婆李琴,坐在旁边一桌。
      30多桌人,喝白酒的,每桌都准备了两瓶剑南春。
      其他的都是喝啤酒或饮料。
      小卖部的啤酒和饮料都搬空了。
      在这种场面下,陈雪还是挺舍得的。
      林向东这一桌是贵客,陈雪单独准备了一件五粮液。
      刚喝了两杯开桌酒,黎珊珊突然惊喜地喊道:
      “爸,妈,你们怎么来了?”
      林向东抬头一看。
      黎宏升和刘春兰正一脸微笑,慢步走来。
      身边还有一个30岁左右,个头170公分出头的平头男子。
      林向东很快认出来,这人叫郑伟,是黎宏升的保镖。
      郑伟身手了得,20年后都还在黎宏升身边。
      黎宏升两口子不请自来,林向东一家都很意外。
      一脸惊喜的黎珊珊,第一个起身迎过去。
      林向东兄妹二人,和林德顺、陈雪,也赶紧起身过去招呼。
      林向东马上意识到,黎宏升今天肯定派了人。
      一直在关注他的事。
      黎珊珊为双方介绍之后,刘春兰笑吟吟道:
      “我们不请自来,打搅了。”
      陈雪笑道:“这话说的,贵客来了,我们欢迎还来不及呢。”
      接下来安排入座。
      林向东这桌加了一个位置,刘勇主动坐了林向东身边的加座。
      刘春兰坐了陈雪她们那一桌。
      郑伟被安排坐了旁边张磊等人那一桌。
      黎宏升坐在张政身边,主动招呼张政和秦玉梅。
      黎宏升认识张政和秦玉梅,林向东倒并不意外。
      坐下来喝酒,黎宏升的姿态放得比较低。
      跟每个人都单独敬了一杯酒。
      轮到林向东时,林向东不可能让黎宏升敬酒。
      便抢先表示敬黎宏升一杯酒。
      喝着酒,林向东也在观察着黎宏升。
      黎宏升今晚似乎心情很不错,还挺健谈的。
      以林向东对黎宏升的了解,这样的情形并不多见。
      当然,前世的现在,他也没见过黎宏升。
      真正开始接触,甚至是20年以后的事了。
      那时候,黎宏升已经有百亿身家。
      酒过三巡之后。
      林向东去车里取了黎珊珊送的那把名贵吉它。
      价值20万的顶级民谣吉它,马丁d28。
      今天看到这把吉它时,林向东真想跟黎珊珊说一句。
      这也太败家了。
      这是黎珊珊的心意,她家里又超级有钱。
      林向东也能理解,这姑娘太喜欢他了。
      调试好琴弦之后,林向东拎着吉它盒。
      端上一杯酒,走上了小舞台。
      这个年代,大型餐馆几乎都有卡拉ok设备。
      这家新开不久的大火锅店,为了招徕生意。
      还专门搞了一个小舞台,配了挺不错的音响设备。
      刚才吃饭之前,林向东已经让火锅店准备好了。
      今天一是感谢丝厂大院和这些朋友。
      二是为黎珊珊补一个18岁生日宴会。
      试了一下麦克风,全场都安静下来了。
      林向东站在麦克风加子前,举着酒杯:
      “今天,因为我的一点小事。
      我们报社的领导和同事。
      我的家人、同学和朋友。
      还有丝厂大院的叔伯兄弟。
      大家都费心了,让我感激,感动。
      这杯酒,我敬在座的所有人。
      谢谢大家对我的关心和爱护。
      这杯酒我干了,大家请随意。”
      林向东仰头干了这杯酒,全场掌声雷动。
      掌声停了,林向东又道:
      “今天,借这个机会。
      我想跟丝厂大院的街坊们聊几句。
      我从小在丝厂大院长大。
      难忘大院里邻里互助的日子。
      在我从小的记忆中,没人敢欺负丝厂大院的孩子。
      因为大院里的人很团结,守望相助。
      小时候,我还带着大院里的小伙伴。
      跟人干过不少架,从来没吃亏。
      当然,我们也不是欺负别人,是占理的。
      现在,我长大了,参加工作了。
      这两年,因为厂里效益不好,进行改制。
      不少职工下岗了,我爸妈也下岗了。
      有些人家里生活比较困难,大家心里有怨气。
      我想说的是,困难是暂时的,出路会有的。
      经济在发展,只要努力,生活会越来越好的。
      今天,因为我和向晴的事,别人来赔礼道歉。
      赔了我们一笔钱,还不少。
      我不方便跟大家说是多少钱。
      我和黎江既然和解了,这件事就算过去了。
      本来,我应该给大家表示一点感谢费。
      这笔钱我就先保管了。
      其中一半用作向晴上大学的费用。
      另一半,我会用来投资。
      大概再过两年,用于投资的这笔钱,包括赚到的钱。
      我会全部拿出来,到时候寻找合适的项目。
      成立一家公司,这家公司由我爸和勇叔负责。
      公司赚到的钱,用来帮助丝厂一些困难家庭。
      比如家人生病、子女上学,过年过节发补贴等等。
      如果钱赚多了,还会考虑给每个家庭安排一份过年钱。
      公司

第113章 从头再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