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小李摇摇头。
      送了信件,小李就想着骑车去下一家了,不过被王爱军留了一会。
      “拿着,这是我孙女做的绿豆糕,路上吃了,肚子舒坦点。”王爱军从里屋里走出来,塞给小李一小袋绿豆糕。
      小李连忙推拒,“王大爷,这可要不得。”
      “大爷给你的,拿着就是了。”王爱军摆摆手。
      小李见拗不过,只好收下,笑着说了几句谢谢,就骑车去了下一家送信了,只是这冷风刮的,也不觉得冷了。
      “亲家,是谁寄来的信啊?”李母在厨房里煮饭,听到外面的说话声,问了一句。
      王爱军看了一下信件上的地址,“是出版社的,可能是青青的稿费。”
      “稿费?”李母疑惑问道。
      “上次青青写了几篇文章,寄到出版社那边,估计今天是给了回信。”王爱军说道。
      他拆开了信件,里面是一张很薄的纸,展开来看,是一张五元的汇款单。
      “哎呦,写文章还能赚钱啊。”李母也凑过去瞧了一眼。
      李母上过扫盲班的,字认得不多,不过那个“五”还是认得的。心里对这个三媳妇可谓是十分敬佩了,比知青院那些知青不知道好多少了,写几篇篇文章,就能拿这么多钱了,还是读书有用。
      下午下课回来,王青青就知道自己上次写的三篇文章,收录了两篇,拿了五块钱的稿费。
      也是她上次在家里看报纸,听了王平跟她说了一句,报纸上的文章写的没有她好,她就生出了给报社投稿的心思。
      她把近一年的报纸都大概浏览了一下,知道这个时代的文章风格,也尝试写了三篇,写的都是上元村的田园生活以及孩子们的趣事,没想到真的被收录了。
      经过李母的广为“宣传”,家里人都知道了王青青写文章得了五块钱稿费的事情,甚至都传到村里去。
      “二嫂,秋华的丈夫这几天咋没见来地里干活?”李母问道,今天分到和郑大娘一起,在地里除草。
      对面地里,是分给知青院那边的知青的任务,负责挖坑种土豆,这几天都没看到那个裴永宁,李母出声问了一句郑大娘。
      郑大娘手中的动作没停,见是李母问的,出声道,“说是在家里写文章呢。”,只是声音十分冷漠。
      “那可是有回信了?”李母问道。
      郑大娘摇摇头,“不清楚,拿了几回信,我也没问。”
      不是她不问,只是每次那边都是做什么事都是藏着掖着的,她也不去做丑人,何况现在还分家了。
      “我倒是知道,刘婆子的三儿媳妇倒是给邮局寄了几回信,不过最近就没收到信件了。”钱婆子也凑了过来说道。
      “没有拿到钱,还亏了不少去买了邮票,被刘婆子的大媳妇酸了几句,就没再寄出去了。”蔡大娘说道。
      钱婆子嗤笑一声,“哪有那么容易的?知青院的知青以前可没少干这事,不都被退了回来。”
      “写文章,也不妨碍上工的,秋华的丈夫咋不来干活呢,靠向光一人干,哪能养活这么么多人?”李母皱眉道。
      “不管他们,家都分了,我和老头子也说了不少了,由着他们折腾去吧。”郑大娘明显是不想理三儿子的事了。
      说到这份上,李母他们也不多言了,人家想当祖宗养着,旁人话多了,还会遭骂呢。

第77章 稿费[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