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尤其是像三大爷阎阜贵儿这样的家庭,不把的来的细粮换成粗粮。
      一家人根本就活不下去。
      像秦淮茹这样的家庭。
      几天不吃白面馒头,就觉得窝窝头剌嗓子。
      也得经常来换粮食。
      就是不知道是谁在替秦淮茹在换粮食。
      不管别人怎么样,反正刘国梁吃窝窝头剌嗓子,只能吃白面馒头。
      “老哥,你这儿的白面怎么换?”
      “五斤,不还价。”
      “这样吧,我用西瓜跟你换行不行?”
      “你是不是有病?我要你的西瓜干什么?”
      刘洪昌出事未捷身先死。
      虽然西瓜是个稀罕物什,但是普通人家吃它没用。
      刘洪昌只能接着往下走。
      没想到还真有卖稻谷的。
      “大爷,您这稻谷怎么没脱皮?”
      刘洪昌抓了一把稻谷,忍不住吐糟道?
      “小伙子一看你就没挨过饿。这谷子皮也是能吃的。”
      大爷道:“我这不是想着能让你们多吃一点儿吗?”
      “大爷,您这算盘可是打错了,能吃上。粳米的有几个是普通人,你这加谷子皮儿谁吃啊?”
      “啊?城里人都这么娇贵吗?”
      大爷一脸懵的道:“小伙子,你说我这好不容易弄来的,总不能再拉走吧。”
      “哎呀,我看你也不容易,要不然您直接卖给我吧,不过您得便宜点。”
      刘洪昌道。
      “好,好,我给你便宜,给你便宜一点儿。别人都卖5毛。我给你算4毛5,这总行了吧!”
      大爷一脸肉疼的道。
      刘洪昌正要答应,忽然感觉到大米袋上竟然出现两个数字——0.3元。
      原本他还以为自己眼花了,使劲用手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发现那两个字还存在。
      这是怎么回事儿?
      斗大的0.3元格外扎眼。
      在供销社里大米0.13元一斤。
      可问题是这里是鸽子市。
      虽然可以不要粮票,但是价格往往都是翻倍的。
      而到了过年的时候,一般也会返到三倍跟五倍。
      国人的老传统,过年就得吃点儿好的。
      也就导致用粗粮或者是用钱用粮票来换大米,白面的人特别多。
      “大爷,您说了不坑我,这怎么回事儿?”
      刘洪昌直接把手伸进米袋往下一插,然后抓起一捧稻谷。
      里面竟然还有石子。
      怪不得给我便宜5分钱呢。
      看样子我沾光了,实际吃了不少亏。
      “小伙子,你这就不知道啦。这稻谷打下来嗯,难免会沾点儿土或者说其他的杂物,毕竟咱这不是精米,而是直接从村儿里拿来的稻谷。”
      大爷不慌不忙的说道。
      随着大爷说话,刘洪昌似乎看到有两个人目光不善的看着自己。
      好家伙这是团伙作案呀。
      你到骨里有土,我就不说了,你怎么会有石子儿?
      你真以为你是在柏油路上打的稻谷。
      “大爷,3毛钱一斤,您要是卖,我这办的全都要了,您要是不卖,那就拜拜了呢。”
      刘洪昌直截了当地说道。
      “兄弟,大爷摆摊也不容易,千里迢迢从村里给你挑来米,你这价都谈好了,却说不要。这不好吧。”

第50章 鸽子市遭遇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