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9章 杨博的问题[2/2页]

大楚第一皇帝 大秦小侍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但是他看了看皇上,又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说。
      楚杰笑着道:“有什么话就说,难道朕还能因罪治罪么?”
      “在朕的大楚,只要是你不诬陷人,不捕风捉影,就算是指责出来朕的过错,朕也不会随意治罪,他刘嘉言天天指着朕的鼻子骂,朕可从来没治罪过他。”
      不少人嘴角抽抽,那能比么。
      刘嘉言就是个臭石头,一分钱不贪污。
      也不结党营私,就是个言官,说实话,就是靠着嘴巴吃饭的。
      人家就骂你了,怎么办吧。
      你治罪不可能治人家贪污,也不可能说人家结党营私。
      整个朝堂都没他的好朋友,活生生的把自己过成了孤臣。
      其实,不管是皇帝在无赖,在怎么混蛋,对待这样的大臣,也是不会去杀头的。
      你杀了他,名声彻底的坏了。
      大不了把他赶走算了,滚回老家别在来了,省的看见心烦。
      当然这样的孤臣让人羡慕,也没多少人真想那么干。
      他们寒窗苦读那么多年,一下子成了大官,就为了享受的。
      贪污点钱,享受享受荣华富贵,找几个老婆,天天吃香的喝辣的,那不好么。
      非要吃糠咽菜,让老婆儿子跟着受苦不说。
      还动不动就把家产捐献出来当成了军饷。
      这谁能干得出来?
      反正他们干不出来。
      如果说真等到亡国灭种的时候,还是有些大臣挺身而出与国陪葬的。
      毕竟圣人的书不是白读的。
      但是如果说是平时的时候,让他们大公无私成刘嘉言那样,还是算了吧。
      还是老老实实的过日子也挺不错的。
      不说别人,杨博其实也是有私心的,虽然说是他准备等到丞相造反成功,就想玉石俱焚,那是准备与大楚陪葬。
      但是如果上面坐着的是楚杰,还是大楚,那他就没想死的念头了。
      毕竟这样死了,也没青史留名,不值当的。
      他做不到刘嘉言那样真的铁面无私,所以顾虑重重。
      现在皇帝既然都这样说了,杨博干脆一咬牙道:“陛下,臣在回答之前,有个问题,想提出来。”
      楚杰笑了笑:“问吧,就算是朕回答不上来,这么多的大臣,都是大楚最为才华的人,总有人回答的了你的问题。”
      有皇帝的兜底,那杨博也没什么好怕的了。
      杨博道:“当年天下大乱,百姓死伤惨重,朝不保夕,十室九空,天灾人祸不断,太祖不得已选择率领数百饥民起兵,历经大大小小上百战,消灭十多个国家,才建立了辉煌的大楚。”
      杨博一边说,一边来回的走动,背着手看起来很有气势:“当年天下平定初期,百姓食不果腹,太祖下令分田地,短短三年,人人有田种,安家乐业,而当时我大楚只有十道,还没有西南两道和川蜀一道。”
      “而根据记载,当时的赋税一年已经有白银四千万两,还不包括布匹,粮食,木料。”
      \"可是到了现在,已经经历五朝,百年的太平,百姓何止数千万,又多了三道,反而赋税每年只有千万,甚至去年千万都不足,至于其他布匹,茶叶,铁器,木料,更比国初少之又少,是百姓变懒惰了,不种地了,还是土地都被抛荒了,或者粮产减少了,不知道诸位谁能回答杨某这个问题。\"

第149章 杨博的问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