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二十 听出端倪[2/2页]

爸爸,我爱你 徐几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很朴实,衣服不是白衬衫,就是中山装,一看就穿了很久了。不过,后来我们看见他穿了一件西服,很惊讶,他笑着解释说要接待台湾同胞,要注意形象。”
      “是的,那是我爸爸唯一的一件西服。当年他向我妈要求的,他说现在不在乡镇了,衣服要稍微讲究点。他对待工作总是以主人翁的态度要求自己。”
      “是的,你父亲总是忙自己工作的事情,他从不因个人利益参与小团体,不搞矛盾、不图利益,只干工作!虽说当年你父亲救过罗部长,但是,我知道他绝对没有和罗部长拉小帮派。”
      “是的,我也听说过,我爸爸年少时,有天放牛,听到有人呼救,他奋不顾身救的人就是罗部长。”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那你以前怎么不说?”余又朵皱眉问道。
      “不是怕你难过吗?再说当年你又不在家,给你说你能怎么办?我们也没有能力和精力,所以就想算了。还是那句话:我们活得好是爸爸最大的安慰。”
      余又朵看着柔软的三姐,无奈地说:“我没有责怪的意思,就是让你想想当年的事。”
      余又朵想起来她的学生小叶的一句话:“单位的司机应该了解很多事情,你一定要找到司机。”
      在电话联系后的第二天,余又朵就见到了当年的统战部司机。在余又朵意识中单位的司机都是有些世故的,不会说真话的。令余又朵很欣慰的是:这个司机马国栋看起来就是很朴实、善良、真诚的人,一点没有圆滑世故的感觉。
      马师傅已经退休很多年了,余又朵没有想到这次见面他还带了他写的书面材料。余又朵看到材料,眼泪一下子掉下来了,内容是:“回忆已故好领导余国理同志:
      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余书记在新封公社担任副书记期间,有两次他带领公社干部到我所在的生产队进行生产检查。生产队老百姓开玩笑说:“余书记,你来帮我们插秧呀”。他二话不说:“好,帮你们插秧。”他脱下鞋袜就下地插秧了,他不但插的标准,而且插的还快。
      还有一次,他也是带公社干部到我们生产队了解、检查生产情况。看到一位年长的老人挑担稻子很吃力,余书记帮他一直挑到生产队仓库。老百姓都很佩服他,说他是好书记。
      我是1989年四月部队转业来团州市委统战部从事车辆驾驶工作的。那时对台工作任务紧,担子重,他积极宣传党对台工作、方针、政策,使台胞探亲消除(顾虑)思想。他鼓励并热情周到接待大陆往返的台湾同胞,使他们都觉得有回家的感觉。他对工作任劳任怨,从无怨言。
      余国理同志是几十年的老党员,能与***保持一致,政治成熟,党性观念强,对党忠诚。能实事求是,热爱本职工作,业务上能精益求精。他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平易近人。他从不搞特殊,例如,领导看他经常步行到乡镇,统战部唯一的小车就安排给了台办接待台胞专用。他除了工作外,从不私事用车,而且在附近工作能脚走到的地方还是走,从不轻易用车。他总是说经费紧张,能省就省,尽量减少开支。”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

二十 听出端倪[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