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六岁的时候周致远被父亲送去私塾读书,那时小不懂事,觉得先生太严厉,每天都不想去读书。
      路上磨磨蹭蹭的,经常迟到。老是被先生打手板,打了手板的周致远更不爱去私塾了。
      觉得每天去私塾就是一场折磨。
      很羡慕罗老幺每天无拘无束地在田野间奔跑,无拘无束地玩耍,觉得自己好命苦。
      有一天干脆逃学跟着罗老幺去玩,俩人在山野间玩疯了。
      躺在草堆上仰望着蓝天白云,周致远说希望每一天都这样自由自在。
      罗老幺却担忧地问他不去上学吗?
      周致远说不想去,讨厌每天都得去学堂坐着,听先生念那些听不懂的书,昏昏欲睡的,无趣得很。
      没想到罗老幺却羡慕地说自己很想跟他一样去读书,但是他爹舍不得钱,也拿不出那么多钱。
      读书除了学费,还有笔墨纸砚,还有逢年过节给老师的节礼。
      罗老幺的爹是个重男轻女、又大男子主义很严重的乡下汉子。
      罗阿婆生的孩子很多,每到罗阿婆生孩子时,罗老爹就守在门外,一旦听到婴儿的啼哭声就进去看。
      男孩留下,女孩直接扔进尿桶里溺死。
      最后只留下了罗大叔和罗老幺两兄弟,后来最后一个女儿留下了。
      当时也要被扔进尿桶,罗阿婆不顾刚生产下来,抢在罗老爹之前抱起孩子,不给罗老爹。
      孩子脐带都还没剪,胎盘还在罗阿婆的肚子里。
      每次看着刚生下来的女儿就被扔进尿桶活生生溺死,罗阿婆都心痛却而无能为力。
      这次罗阿婆实在忍不住,抢先抱起孩子不撒手。
      罗老爹要来抢,罗阿婆拿起剪子抵在自己脖子边上,说如果要弄死女儿就先弄死自己。
      罗老爹不得不软下态度,这个女儿才得以存活下来。
      只是后来女儿几岁的时候发高烧,罗老爹不给钱医治,让罗阿婆用土方医,最后孩子没扛过死了。
      罗老爹是个很自私的人,家里的肉只能自己吃,孩子和老婆是没份的。
      冬天弄个火炉,放个煨罐,小火慢慢炜着蹄?。
      一会儿尝一口,一会儿尝一口,等肉煨烂了,也吃完了。
      有钱只考虑自己吃香喝辣,绝不会管老婆孩子,更不会送孩子去读书什么的。
      天生的泥脚杆读什么书?
      罗阿婆见周致远去读书,也想让小儿子去,跟罗老爹商量,被罗老爹嗤笑,说周顺祥心大,就周致远那德性,肩不能挑手不能扛的,能读出个什么书来?
      没那命浪费那个钱做什么?不如吃好喝好。
      罗老爹呵斥了罗阿婆,然后把家里刚攒的那几个钱搜出来,去买肉喝酒去了。
      全然不看小儿子那渴望的眼神。
      每天看着周致远背着书包去私塾,罗老幺眼里满是羡慕和渴望,却怎么也没想到周致远却羡慕他!
      也是那一次,周致远才明白自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家里家外都是父亲一个人操持支撑着。
      每天干不完的农活,早出晚归一个人下田种地。
      农闲时也不歇着,走乡窜户收鸡蛋鸭蛋,然后挑着满挑沉甸甸的蛋,翻山越岭走一百多公里的路到大城市里去卖,就为了卖的价钱能高出一两分钱。
      就这样,一个人挑起周家三房,养活自家的一大家子人。
      周顺祥拿钱让周致远读书时,周母是反对的,嘴里说着舍不得娃吃苦,其实是舍不得那么多的钱白白给了教书先生,心疼钱。
      可是周顺祥是她的天,她不敢明着反对。当着周顺祥的面嘀咕了几句,被周顺祥一顿臭骂。
      所以私下里总是对儿子念叨读书那么苦,还要给那么多钱,不划算,那些先生就是黑了心肝的,只会收黑心钱。
      周致远厌学情绪很大一部分就是周母洗脑的结果。
      好在周致远醒悟得快,罗老幺的话是一语惊醒梦中人,那一刻周致远顿悟。
      从此周致远像变了一个人,每天早早起床读书,吃过早饭就急急忙忙去学堂。
      对于周致远的积极转变,周顺祥甚感欣慰,觉得儿子将

第241章 妻贤福三代[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