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两种方式,煮饭改为电饭锅,煮饭做菜同步进行,车子上还设置了抽油烟机和换气系统。
流动救护车已经在考虑层流消毒方式,化工专家和机械专家一起研究制冷系统与消杀融合在一起,然后是怎么安装在车上,循环流动的同时又有新风进来。
里面已经配置了能储备血浆的冰箱,能消毒手术包的消毒间,让手术包能重复使用。
甚至还有人开始研究手术刀改为刀片可拆换的,这样一把刀柄可以切换安装不同的刀片进行手续,极大缩小手术包的体积,而不同型号的刀片可以整盒整盒的提前备好。
炊事车、救护车还加强了对车身密封的研究,车身密封条采用的是国内最好的橡胶密封条。
周致远更是变态,要求两位外科手术专家研究断肢、断指这类的再接术,两位专家对此早有所耳闻,国外早就有研究,我们还没有这个方面的研究。
不过这种新颖又有挑战的课题倒是很能激发专家们的征服欲,欣然领命。
战争中伤员最容易出现的就是断肢,或是肢体严重受损,若是我们能有这方面的高超医术,至少伤员四肢康复健全的几率就大很多。
无人机的影像成像技术、感应技术、数据传输这些太高端,几位电子、计算机专家脑袋都要秃了,几个月不见,头发少了许多。
离线通信器更是,无人机的那几项技术没攻破,自己的这个接收信号甚至还要转化为可视就更是没有着力点。
盾构机分成了几大块领域,各自分头研究,相对来说进展比较喜人,至少材料、液压上进展很大,就是传感上稍微落后。
至于pvc、ppr、pe管材,周致远倒是比程吟雪了解得多一些,原材料的大体成份、制作工艺都知道一些。
前世跟各行各业的企业家接触比较多,其中就有这方面的,去这些厂子里参观了解过。
程吟雪知道的这些都是当时夫妻俩闲聊时周致远讲的,在当时这些东西随处可见,故而程吟雪也算是听了个大概出来。
当周致远把何耀辉这些化工专家找来研讨时,大家都很有信心。
对于这些专家而言,就相当于考前的划重点一样,重点都画出来了,考题就是围绕着这些万变不离其宗。
经常深夜回来,妻儿早已睡了。
儿子周野平最近很迷糊,早上起来见到老父亲,总是盯着看半天,似乎在想睡觉的时候没有见到爸爸的呀,怎么早上醒来多了个爸爸?
“哟,儿子,醒啦?”父子俩大眼对小眼,你看我我看你。
然后周致远抱起儿子抽尿,换尿片,再把儿子放妻子身边。
小家伙挨着妈妈就往怀里拱,小手扒拉着妈妈的衣服,小肥腿欢快地倒腾着。
迷蒙中程吟雪搂过儿子喂奶,周致远起身洗漱,然后去食堂打早餐。
食堂的早餐如今品种比以前多了很多,经常换花样,老宋手下那帮崽子们的手艺也是越来越好,大家都选择去食堂打早餐,比家里自己做方便多了。
第146章 进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