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晓慧是个过日子的好手。
还记得,秦晓慧和杜大伟两人刚结婚的时候,因为吃了没文化,家里孩子又多的亏,两人都没接上班儿,是各个厂子的临时工。
临时工工资少,不稳定,干了今儿没明儿。
家里的日子不太宽裕,一个月也就能吃上一顿肉,还是那种切成很小的肉丝。
这几年下来,路越走越宽了,每个月抛出去固定的开销,剩下的钱,秦晓慧都能存住。
秦晓慧现在在服装厂里当碎布清扫工。
其实,这是一个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活。
不过,能进国营厂子,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她也挺知足的。
听杜大伟说完了之后,秦晓慧一拍大腿,当即就做了决定,“大伟,要是有这个机会的话,可千万别错过。
食堂的后厨是个挺好的营生,但是,也就那样了,我们的日子要是这么一直过下去,不会有什么变化。
可跟着苏老板就不一样了,万一能干好了,咱们可就翻身了。
儿子现在还小,越大越花钱,尤其是找工作娶媳妇的时候,要是能一票拿出来一大把钱,能买我儿子一个挺好的前程。
就算苏老板这买卖没做起来,咱也没什么损失,大不了你出去摆摊,我还有一份工资托底,日子再难也不会比刚结婚的时候更差了。”
秦晓慧说这话也是因为自己深受其害。
本来,她年年送礼给车间主任,说是有名额的话,就能把她调配到生产车间。
生产车间每个月的工资要比碎步清理工多三十块钱。
本来,这个月听说车间有一个老工人退了,就多出来一个名额。
秦晓慧一直觉得这个名额就会是自己的,可没想到,却败给了砸了一大票钱的副主任侄女。
人家一次性拿出来的钱,就抵得过她这三五年所有送的礼了。
憋屈吗?当然憋屈了。
要让她一下子拿出那么好几大百,她是拿不出来的,所以只能认栽。
钱真的是个好东西,尤其是对普通的小老百姓来说。
他们这一代吃了这么多苦,就是想要下一代日子过得能好点,少受钱财的憋屈。
当时杜大伟乐颠颠的把那做喜宴的五十块钱的红包交到秦晓慧手里的时候,秦晓慧是真的很激动。
她也想过,要是杜大伟每天都能给她带回来五十块钱,一个月可是一千多呢。
她拿出来五百块钱去送人情,也不会眨眼了吧。
再说,要是杜大伟一个月能挣一千多,她还在乎一个月那几十块钱的工资么!
媳妇的话就像是最有力的推手,杜大伟下定了决心,好好的做完这顿升学宴之后,自己就有了跟苏宁张嘴的资本。
他要辞掉食堂后厨的工作,也跟着苏宁干。
……
现在苏宁还面临着一个问题,做席的那一天上午,这边的菜馆人手不够,就不能营业了。
好在,午后他们就撤了,能回店继续营业。
苏宁最近也在规划自己近五年的发展,招聘足够的人手自然是重中之重。
厨师,服务员,财务,大厅经理,慢慢都要有。
也因此,
第163章 跟着苏老板干,有盼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