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第三种方式,和我一样,只有分红,按照进账的利润,每月给你算二成利。”
苏宁不可能永远把持着一个小店,不再发展,她还有更长远的布局,势必要挑选出几个有能力的心腹来。
掌勺是一个饭店最核心的要素,还需要一个操持账目和人员调配的经理,也是要分二成利润,剩下的一到二成作为工资,发给店里其他员工的。
苏宁只要店铺的四到五成收益。
看似她拿的比例变少,可她却又有了足够的时间去拓展新的领域。
若做成一个连锁品牌,辐射到县城的各个街道,乃至其他的城镇甚至是省份,就会成为一份十分可观的产业。
而这,才是苏宁最终的一个目标。
那么,知人善用,适当放权,给足利润,这都是必要的。
周正的性格刚直,并不适合做销售类的工作,但他会是一个很好的厨师。
他很有原则,如果他所认知的规则遭到了破坏,他肯定不会置之不理。
这样的厨师,也绝对不会让客人吃到廉价或者是糊弄着做出来的东西。
周正听了之后,思索了片刻,“我懂了,我选第三种!开工资的话,跟以前在国企烧锅炉有啥区别,一点盼头都没有,我不要。”
蔡荷花端着乘着烤肉的托盘进屋,刚刚苏宁的话,她也听到了,她瞪了周正一眼,忙笑道,“苏宁呀,别听周正瞎咧咧,他从小脑瓜子就不好,数学还考过大鸭蛋呢!”
周正:“……”
蔡荷花道,“我这个当妈的能替他选,就给他按月开工资就行,他就去你那干!”
一个月一百,可是真不少了。
之前,周正烧锅炉的时候,一个月才给六十五,还有不少夜班呢!
后来,去周正姐夫烧烤店,他负责上菜,干了一周,给了二十块钱,蔡荷花算着,要是一个月,也就八九十到头了。
没想到,这个苏宁出手这么大方。
周正却把蔡荷花给推了出去,“妈,你还是跟我爸烤串去吧,我饿了!我的事儿,你就别馋和了。”
蔡荷花用手指点了点周正的脑门,骂骂咧咧地进院了,虽然她嘴上说的难听,可实际上,也是个尊重自己儿子的妈妈。
天气热,没关门,苏宁听着蔡荷花在院子里跟周利雄把苏宁开的条件说了。
苏宁隔着玻璃窗看过去,发现这周利雄连眼皮都没抬,只专注地看着自己烤的肉,说了一句,“那就随他折腾呗。”
苏宁闻言,眉目舒展,心中感慨,也难怪,他们会培养出周正这样性格的儿子。
周正直管往前冲,爸妈会尽他们最大的努力,给兜底。
周正正色对苏宁道,“苏宁,我选第三种。我觉得,我们能成事儿。”
苏宁没拗过蔡荷花,在周正家吃了午饭,还莫名其妙地接了一个给周正找对象的大活儿。
从周家回来,苏宁心情很好,厨子有了着落,她这买卖基本就成了一大半,张家喜宴也就没那么担心了。
苏宁先回了趟家属院,把备的菜给收拾了,然后准备去市场。
就在快走到家属院大门口的时候,身着汽车厂制服的董小海迎面朝着苏宁跑过来了。
“嫂子,陆主任约你去这个地方。”董小海递给了苏宁一张纸条,“我看他挺着急的。”
苏宁接过了纸条,疑惑地看着董小海,“可这不是陆信的字迹啊。”
第130章 可这不是陆信的字迹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