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4章 和苏宁撞衫了[1/2页]

八零小辣媳:我靠美食发家致富 嗣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苏宁上辈子就做的餐饮买卖起家,自然是踩过很多坑,积攒了足够的经验。
      饮食安全和卫生这一块,是最基本的餐饮标准。
      苏宁的指甲都是修整整齐,没有长指甲,更没有黑指甲,她的厨具都是擦得透亮,炒菜的灶具面上没有大片的油渍和迸溅出的残羹剩菜。
      其他几个摊贩,在卫生方面也就肖晓洁做的还算可以,毕竟是当过护士,指甲也习惯性的做了修剪,餐具卫生可以保证。
      采购这一块,苏宁资金充足,把这个买卖当做事业来做,十分认真严谨,采购食材的时候都可着新鲜的买。
      若是手法同样的情况下,自然是新鲜的食材,更占优势。
      何况,他们其他几个后起炉灶的,都舍不得用好食材,尽量挑着的都是那种便宜处理的菜和隔夜肉。
      苏宁的手艺还比他们好,炒出来的菜和煮出来的面,火候刚刚好,面条q弹,米饭劲道,菜和肉的汤汁能均匀地附着在每一粒米饭和每一根面条上。
      苏宁的水准,并不是她们这些个随便在家做些吃食,填饱肚子的人,就能够媲美的。
      而且,苏宁知熟能生巧,做的快,能够减少客人等待的时长,这一点也非常重要。
      再有就是服务态度,也是至关重要。
      同样是吃饭,大多数人也都会做,为什么人家要花钱来买你炒的饭和菜呢?
      除了温饱果腹之外,再有就是要身心愉悦。
      见着熟客,能叫得出对方的名字,打声招呼。
      如果顾客换了发型,特意打扮,看得出来变化很大,要适度夸上几句。
      如果是一行人来吃饭,有人请客,要给足请客的人面子,再抹个零头,有赠送。
      这些,都是要多年从业于服务行业,才能随机应变的。
      丁春香之前是在汽车厂的车间,也是老工人了,和谁说话都是一副颐指气使的姿态,对来吃饭的顾客也不例外。
      “啥?多放肉?那不行,一共你就给我一块五,这肉成本合不上啊!”
      “饭硬么?我吃挺好啊!你胃咋那么娇贵呢!”
      “等会儿!催啥催!饭不得一份一份做么!越催越慢!都下班了,闲着没事,等会儿有啥可嚷嚷的!”
      牛大壮和杜大伟习惯了别人来主动购买,不会主动搭话。
      有顾客点菜,他们做菜的时候也是板着脸,都是一副要上战场,严阵以待的模样,递给顾客东西的时候也不懂得微笑服务的道理,让顾客这钱花的不痛快。
      再吃上烹饪水平一般,蔬菜没有爆炒过,肉也没来得及好好煸炒的炒面炒饭,那就味同嚼蜡也差不多了。
      之前,没有对比,还凸显不出苏宁品质的可贵。
      这一下子多了这么多炒饭摊子,苏宁拉高的餐饮摊位标杆就发挥了作用,光顾各个摊位几顿饭,哪家好,哪家不好,立见高下。
      花同样的钱,谁不想吃得干净,享受又舒心。
      丁春香和肖晓洁他们几个之前是拼了老脸,动用了自己所有的关系,有些关系是用一次少一次的,也被弄过来拉人头了。
      结果很多是一锤子买卖,之后他们都不来了。
      还有些个亲朋好友,被拉来市场,逛出了瘾头,看着苏宁那摊子前都排了队,就猜着苏宁做的肯定比自家亲戚好吃,就去买了苏宁摊子上的炒面和炒饭。
      一来二去,就成了他们努力一顿骚操作,带动了苏宁的收益在猛涨。
      而唯一坚挺着的肖晓洁,比起苏宁来,就差在了烹饪手艺这一块

第124章 和苏宁撞衫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