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合作,咱们也别拘着了,我今年二十一岁,你叫我一声程璐姐,我叫你苏宁。”
“行。那就听你的,程璐姐。”苏宁应声。
“你还能再出一些其他的设计图吗?比如这个的确良的布料,其他颜色的棉麻布,还有现下流行起来的牛仔。”程璐问道。
如果想要组建一条服装生产线,产品的款式自然是越多,机会越大。
当然,投入这块,肯定要增加成本。
程璐想要赌一把,她看好了个体服装市场的前景,这条街上,算她家,一共有四家服装店,还有两家正在装修,也要开服装店。
她想做这些店铺的批发商源头,掌握第一手货源。
“倒是也可以出,只不过,我在市场还有个炒饭炒面的摊子,平时中午和晚上我要去摆摊。也就上午和晚上抽空,能做点设计图和样衣出来。”
程璐闻言,一脸震惊,“你还有这个手艺?我还以为……”
“以为我是个家庭妇女,在家里养尊处优,靠着我丈夫养着?”苏宁把程璐没说完的话说了出来。
程璐:“不好意思,我是想,你对时尚的敏锐度这么强,可能是因为看了不少时尚方面的杂志和报纸呢。”
“技多不压身,我也只是想靠我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苏宁笑得坦荡无畏。
程璐被苏宁这句话感染,点点头,若有所思道,“你的摊子在哪儿啊?今天我早点关门,去你那儿吃饭。”
怕苏宁多心,程璐又补了一句,“我平时自己也不开火,都是随便找个摊子买着吃。”
苏宁听着程璐的意思,她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只不过,她们现在并不熟,也不好打听。
苏宁看了眼手表,便和程璐再见,现在晚上吃饭的人格外多,她得赶紧回去备菜了。
……
晚上的夜市依旧是十分热闹,与以往不同的是,今晚摆摊的人明显比之前要多了不少,而且新来的都是卖炒饭和炒面的。
自从市领导视察过汽车厂之后,苏宁就被树立了典型,成为了自主创业的新时代独立女性,汽车厂许多个职工闻声而来,特意过来吃苏宁做的炒面和炒饭。
因为有领导赞扬加持,大家伙儿总觉得苏宁的手艺特别传神。
苏宁的生意这两天也是格外火爆。
市场里的其他摊贩也把这件事当做津津乐道的一个闲话,越传越甚,就觉得炒饭和炒面的买卖挣钱。
汽车厂里的很多人,也因为苏宁挣了钱,又得了领导的肯定,上了报纸,羡慕嫉妒恨上了苏宁,心思也都活络了起来。
不就是把饭闷熟,然后炒菜,再把饭或者是面条放进去搅拌炒吗?
谁家过日子不做饭?
苏宁能做,他们自然也能做。
说不定,下次被记者拍到的,就是她们了。
也说不定,下次领导来,树立的新时代妇女典型,就是她们呢!
蒋小英在市场里走了一圈,给苏宁比了一个手势,“五份,除了你,又多了五份炒饭炒面的摊子。”
第116章 多了五个炒饭炒面的摊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