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了。
年前十天的时间,把任务完成,难度不大。但是保质保量的完成,有些同行有这个能力,但是否能达到天茂的要求,就不得而知。
林雪琼把自己对比的几家同行厂子资料,放到郑总面前。
“用心了,这几家风评不错,但不一定能完成我们的任务。”完成领导交代的工作之外,还能往前再迈一步,想到可能遇到的难题并罗列出来解决方案,这能力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具备的。
郑总坦言,蔡诚的厂子,并不在列表里。
不是被筛除的,而是林雪琼压根就没想跟蔡诚合作。
一个对天茂不负责而另起炉灶的人,撬走多少天茂的资源不说,连带着员工都是天茂培养出来的。这样的人,她不想合作。
但对视上郑总的目光,她就明白,为什么他想做这个决定。
以蔡诚和魏立权过往的行为来看,能破坏天茂订单的行为,肯定乐此不疲。
若是知道天茂,在年前要把订单赶出来,指不定会闹什么幺蛾子。
看似最危险实际又最安全的办法,就是跟蔡诚合作。
如此一来,要是不能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在工业区的名声怕是也毁了。
现在,蔡诚比任何人更需要一个能正名和证明的机会。
“您只是想跟蔡诚合作?没想过顺带挖个坑。”林雪琼觉得,郑总这领导的心思,她怕是短期内没有机会能摸透了。
本以为,做了准备不会被郑总给问到,刚才听到他说出蔡诚名字的时候,还是觉得猝不及防。
“这笔订单,是跟国外其他客户合作的敲门砖,天茂只想如约交货。”郑总并不上当,知道她打的什么心思。
他这把年纪,靠的都是阅人无数、经验丰富,才能做到提前预料、及时躲避或是事发及时止损。
而她这个年纪,多是靠着脑子活泛,一个问题能想出四通八达好几个可能,并为此做出万全准备。
若是日后,她再有些经历和阅历,无人能出其右。
“模房部与您的想法一致。那我就去准备材料和图纸了。”出去拉脸面谈合作的事,就交给郑总了。
至于他如何与昔日手下平起平坐,并大谈合作共赢的事,那也不是她该操心的。
不过这份魄力,至少林雪琼觉得自己目前是很难拥有。
“总部春节过后准备扩招人才,你要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可以跟我说。像是你这样的人才,总部不嫌多。”郑总翻阅她做的工作计划和安排,越看越是满意。
落实到书面上的严谨度有,实操的可行性也有,对上汇报简单明了,对下指导清晰易懂。
“那您想多了,像是我这样优秀的人才,普天之下独一份。至于总部要推荐人,您可以把我推荐过去。要是模房部的员工知道,有机会可以到总部发展,我想他们肯定非常乐意。”说完,逃命似的夺门而出。
脚底抹油太多,也没听见郑总的难得一见的恭维。
第116章 工序外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