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正一脸焦急地在书房里转来转去,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
在他对面,桌案后边,端坐着一个中年人。
中年人一身红色常服,看上去倒是有几分威严。
只是那张脸上,多少带着些刻薄相,让人不喜。
许苗苗还忍不住抱怨了一句:“朝廷怎么会选了这么个玩意儿做知府?”
许苗苗的声音不大,随风就吹散了。
但在吹散之前,如兰般的气息拂过杜衡的耳畔。
他的记忆也开始往前瞟。
赵治遇,他是那年的一甲第三名,榜眼。
人长得好看,学问也不错。
先帝本来想让他尚公主来着,但他说自己在老家已经定了亲,在琼林宴上,当着满朝文武和新科举子的面,回绝了先帝。
先帝对此,不仅没有恼火,反而还赞他正直不阿,不为权势折腰,为此,还亲自给他赐婚。
这事儿,在当时也传为一段佳话。
赵治遇也因此入了先帝的眼,先帝对他颇为看重,他成了当年那批学子之中,最快出头的。
在其他人还在七品上晃悠的时候,他就已经成了五品的知府,外放为官了。
到新帝登基,新帝和当年那位被赵治遇拒婚的公主乃是一母同胞,那公主被赵治遇拒婚之后,留前往南离和亲去了。
姐弟分离,骨肉难再见,新帝对赵治遇便不是很喜欢,更没那么看重,也是因此,他在知府这个位置上,一待就是七年,皇上也没想过给他王上动一动。
当然,他那一批靠上来的,官职最高的,也是个五品。
说来,新帝也不算苛待他,只是不如先帝一般看重他。
他记得,当年曾经见过赵治遇一面,当年他还小,对赵治遇的印象并不深刻,可也觉得先帝的称赞,他是当得起的。
短短七年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竟然让一个人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年的赵治遇,他以为就算不能做个为民请命的好官,中庸之道他还是能把握住的。
现在看来,先帝和他都看走眼了。
赵治遇正在和李德寒暄,眉眼之中,是李德都没有发现的嫌弃和厌恶。
他瞧不上李德。
许苗苗和杜衡都看得分明。
唯有李德一人,想着巴结赵治遇,也不知是没有发现,还是装作不知。
此时李德已经添油加醋的将许苗苗怎么杀了李秋生,这逃难的一路上,许苗苗和杜衡是怎么欺负他的,说了一遍。
其中自然是隐下了他对许苗苗所做的事情,更是对李秋生企图在新婚之夜欺凌许苗苗之事,只字不提。
赵治遇得知这一切,眼底没有丝毫波澜,面上却还能做出一份气怒的模样。
“岂有此理,这世上竟有如此蛮横无理之人!”
赵治遇重重拍了一下桌子。
“我那侄儿,自小便乖巧懂事,长得玉润可爱,我笨还想着,待他成家之后,便在清田州帮他谋个职位,却不想,几年不见,竟是阴阳两隔!”
当官的这些年,别的没练出来,演技可是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
赵治遇眼眶通红,好像死的不是与他毫无血缘关系的侄子,而是他自己的亲儿子一般。
“兄长,你放心,我定会为秋生报仇,让害死他的人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第125章 求生不能求死不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