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三章 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吗?![2/2页]

我怎么成老艺术家了 昙花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狼毫充分吸收墨汁,白灰色的细毛渐渐变得湿润、漆黑。
      然后,他抓着笔杆,挥毫落纸。
      笔锋由浓转淡,几笔落下,赵辰勾勒出一棵参天大树,看起来枝繁叶茂,格外的气魄。
      看到这里,有网友说道:“怎么是在画一棵树,我以为是要画山水呢!”
      赵辰的直播吸引了不少美术生驻足停留,林宇正是其中之一。
      林宇看到赵辰画出了第一幅场景,便发弹幕回应那个网友:
      “他绘画的风格是南宋时期的‘边角之景的风格,这在华夏山水画历史传承时期是一次重要的变革。”
      林宇的斗音有华夏美术学院的地标认真,还有作品也显示他是一位学国画的学生。
      所以,不少人的好奇心都给勾了起来。
      【边角之景是什么意思?怎么就是变革了?】
      【辰哥绘画还有什么讲究吗?】
      这时,赵辰没有看弹幕,但是他兴趣所致,刚好向网友科普到了这一点。
      “我打算画一幅树下对弈的画,这种比较聚焦某一个画面的风格,叫做边角之景,是南宋时期的绘画风格。”
      赵辰的话刚好印证刚才林宇的弹幕,大家一时惊叹一声。
      这就是懂艺术的魅力吗?
      居然真的对上了!
      接着,赵辰又是讲述道:
      “华夏山水画是经过不断发展的。”
      “最早期的山水画是全景式的构图,也是主流的创作形式。”
      “简单说就是画中有山水,可以看到峰峦、树木、建筑、瀑布、人物等诸多事务,画面十分详细丰富。”
      “这种画面境界恢弘壮丽,以全景的方式画出云中山顶,并有‘百尺危峰,屹立于青冥间的雄伟气概。”
      “比如董源的《潇湘图》、范宽的《溪山旅行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
      赵辰一边勾勒画卷,一边轻声讲述。
      雨淅淅沥沥的下着,狐狸和小狗吃饱了,在他的脚边休息。
      这场景很漂亮。
      【我刚来,这主播是山村里的人?村子里的人还懂《千里江山图》?】
      有一条弹幕飘过。
      【靠,地域歧视?村子里的人怎么了?很多村子里也是有人才的!】
      【好好看吧,主播的境界不是一般的高,是真正的大师!】
      【这主播巨吊!我一个完全不懂艺术的人都特喜欢看他的直播,完全是享受!】
      弹幕吵吵闹闹,格外火热。
      但赵辰并没有关注这些,而是沉浸在绘画的意境中。
      他的声音继续从直播间中传出:
      “经五代至北宋,全景山水画高度成熟。”
      “大山高耸画中,给人以饱满之感,或者是层峦叠嶂,山重水复,具有绵延不绝的气势。”
      “向人们展示出高远、深远、平远的特点。”
      “但是到了南宋时期,以李唐、刘松年、马远为首的画家,一改华夏山水画的前貌,反而聚焦于边角之景的风格。”
      “有人说这是南宋偏安一隅、残水剩山的现实反应,是画家对朝廷的讽刺。”
      “这在山水画的历史上,被画家们称为‘顿变。”
      “因为风格变化太大,所以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不过我倒是很喜欢这种边角之景的画法。”
      “聚集一点场景,反映简单故事,少了大气磅礴,但也多了几分独特的韵味。”
      雨水继续下着。
      毛笔在宣纸上勾勒。
      这一瞬间,赵辰仿佛回到了九百年前。
      那也是一场雨,他就坐在亭子中,静静的绘画着风景。
      一切似乎都没有变。
      但一切都变了。
      网友们看着赵辰画出来的山水画,觉得很有美感。
      好的艺术本就是让人欣赏的。
      有的人在刷斗音的时候,刷到了赵辰的直播,或许只会简单的停留几分钟。
      但就是这几分钟,也会让人感到轻松和惬意。
      那淅淅沥沥的雨声,配合着勾勒山水的场景,有一种独特的意境。

第六十三章 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