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名感觉到了背后的大刀莫名地热血沸腾。心里有些莫名的感动。
他是被自己的回忆感动到了。
刚刚回忆起来第二十军从贵阳出发的情景,苏州城里的这些百姓们当然无法知道这些。
就连陈皮也不会知道,吴名年纪轻轻的,竟然在回忆从前。
就是回忆的那些点点滴滴,虽然无法感动别人,却让吴名自己感动了自己。
时间不早,陈皮、吴名各自分开,陈皮回到伤兵营去赶午饭,吴名也要回到川军休整的地方。
他们这些士兵,回到后方休整。
更后方的南京大本营里面,常凯申一面满怀期待地等着国际调停,一面重视起川军来了。
四川王刘湘,早在八月就到南京来过,在会议上慷慨陈词:表示四川可以出兵三十万,出壮丁五百万支援抗战。
他的表态让所有人满意,只是川军历来的表现,让所有人都不在意。
杨森是刘湘的手下败将,竟然在淞泸战场上表现出来了强悍的战斗力。
比起中央军全德械装备师的表现还要好。
这就立刻引起了常凯申的重视,他马上请刘湘按照在会上说的,派兵出川抗战。
刘湘在川早就做好了准备,立刻派出主力部队出川。
他派出的是第二十三集团军第一四四师,第一四五师、第一四六师、第一四七师、第一四八师、独立第十三旅、独立第十四旅共六万人。
这支队伍从四川出发,他们享受的待遇不再是全部步行了,而是顺水而下。
对这些事情吴名一点儿不知道,现在每天他都在苏州城里的大街小巷游走,感受着江南水乡,跟四川山地的不同。
从他们退下来,一直到十一月五号,前线的一切都还平静。
一切从十一月五号开始起了变化。
吴名就是只是一个普通士兵,在苏州城游走的时候,也能够感觉得到全城的那些跟他同样无所事事的士兵们,脸上带着的沉重表情。
十一月五号,杭州湾有鬼子一部分登陆。
这就是日本上海派谴军松井石根司令官等待着的第十军团,最近这几天里,日军就算是占着上风也没有主动进攻。
就是在养精蓄锐,等待着从国内派出来的第十军团开辟华中第二战场。
日本第十军团军团长看着自己手下的队伍,乘坐着小火轮、木船慢慢向岸边驶过去。
心里紧张万分:这个时候如果岸上的守军开火。
对第十军团来说,将会是灭顶之灾!
很明显的,他的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柳川平助军团长不知道的情况是:淞泸战场刚刚打响的时候,常凯申在这个位置布置了四个师的兵力,防范有队伍从海上登陆。
随着淞泸战场胶着,队伍越发打得艰难,这四个师的兵力一个师一个师地调到正面战场上去。
现在整个杭州湾二十多公里的防御线上,还剩下有一个炮兵连和一个步兵营,另外还有一支地方保安团。
二十六师的这两支正规军,见到海岸上密密麻麻的鬼子战舰,吓得一枪不发就开始逃跑。
柳川平助军团长听到自己的队伍已经在岸上建立起来滩头防线,这才终于放下心来了。
现在第十军团已经在岸上站住了一只脚,这个时候就算是国军有队伍前来进攻,他也不怕的了。
在这里登陆,也有些不好的地方,水深滩涂多。
重装备上不了岸。
只有步兵才能够轻装上阵。
就算是这样,刚刚上岸的鬼子,立刻沿着金山卫向松江镇进攻。
南京大本营里面的指挥官们,得知鬼子从杭州湾登陆,并且已经攻占了金山卫、松江镇。
这下子全都惊慌起来。
马上开始补救。
同时也有人提出从上海把主力部队撤出来,在早就准备好的两条国防线上进行长期防御。
九国公约联盟会议现在才刚刚开始,为了让国际上看到自己的决心。
常凯申终于还是没有批评这个计划。
他只是派出部队试图堵住从海上而来的这支日军。
战场形式越发坚难起来。
吴名所在的第一三五师上战场的时候有四千六百多人,坚守大场一线阵地七天后。
从淞泸战场上退下来的只有六百多人。
现在他们这六百多人,全部补充进入新到南京的川军当中。
这一次他们这六百多个从淞泸战场上下来的老兵,受到了川军各部争抢。
第一四五师师长饶国华,挑选中了吴名等五十多个老兵。
吴名他们这一批从战场上下来的老兵,还有一部分被调回四川去充实其他队伍。
吴名在战场上的时候,已经是连长,这回算是平调。
到第一四五师还是担任连长,全连一共八十三人。
刚刚上任,吴名就开始对这手下这批士兵们分级了。
全连抽大烟的有十三个士兵,这批兵吴名知道是派不上什么用处的了。
另外还有七十个士兵,还是能够用一用的。
看着自己手下的这些兄弟伙,步枪跟以前的老部队还是一样的。
好在连里有一挺轻机枪,这算是一件好事情了。
吴名只有二十来岁的样子,脸上神情严肃,不说话,也让他手下的这个连的士兵们感到他有两把刷子。
吴名终于开口:“兄弟们,袍哥人家,不管走到那个地方,绝不拉稀摆带的。
头可断、血可流。川人的面子不可以丢。
兄弟我才从淞泸战场上下来,手里的宝刀也砍下来十一个鬼子的脑袋。
说来惭愧,我们平常训练不多,枪法不好。
打了这么久,十一个鬼子都是被老子用刀砍死的。
用枪!我连一个鬼子都没有打到!”
吴名这几句话说出不,整个连的这些士兵们终于不再像刚才那样忐忑不安,全都笑了起来。
&nb
第二十二章 吴名连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