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原本历史上就有过这么一句话:天下已定,蜀未定,天下未乱蜀先乱。
从这句话里面,从历史上看到的,都是四川人最是忠于汉人血脉的。
从南宋灭亡四十多年后,四川人民还在坚持抗元,就可见一斑。
只是明末天下大乱,四川人口锐减。
清后又执行了胡广填川的政策,川人的血性就不知道改变了没有。
从民国这几十年来,川军内战的情况来看,倒是完美体现了:天下已定蜀未定这句话。
可是川军打内仗的场景,实在让全世界的军人都感到羞耻。
这次川军打鬼子,竟然表现出来了这样的能力。
一下子把常凯申精心装备了的有些德械师都压下去了。
难道川军就是传说中的:内战外行,外战内行的队伍?
内战外行,只是川军汉子们不愿意自己人打自己罢了。
并不是他们不能够打!
外战内行:打鬼子,打侵略者的时候,当然是要发挥出全部实力来的。
想到这些常凯申自己都有些汗颜:反观一下自己。
这些年来,打着统一的大旗,大打内战,跟自己的不是**派的人要打。
跟自己一个党派的人还是要打。
目的只有一个,让全天下的人都听自己指挥。
偏偏内战还行,这次对外作战,一下子就暴露出来真实能力了。
想到这里,常凯申清了清嗓子:“川军还是值得重视的。
最近桂军也有六个师要抵达战场了。”
整个指挥部里面的这些人,个个都是人精。
能够完美地体会到总裁的言下之意。
不能够上体天心的人,是根本不可能升到这样位置的。
立刻就有参谋建议道:“桂军比川军还能打。
这是公认的,两省的地形地貌都不差多。
都是山高水险的,并且两省还是相邻的。”
常凯申满意地点头,脸上显出鼓励的微笑:“继续向下说!”
受到鼓励的参谋,脸上泛起兴奋的健康色:“桂国六个师,川军有两个师。我们可以在蕴藻滨、大场、刘行、庙行、陈行、顿悟寺一带,以为八个师为主攻。
辅佐一些军队,向鬼子发起一波反攻!”
这个意见非常大胆!
川军、桂军这两支队伍,都是从最穷的省份走出来的队伍。
川军装备全军最差,桂军也好不到那里去。
用这样装备最差的队伍,跟鬼子主力师团打冲锋。
这就跟当年清政府的时候,清军用最精锐的骑兵跟八国联军的火枪兵作战差不多。
两者之间的武器代差都是一样的了。
这些高级军官当中,有人马上就想反对:“无视装备的差距,这样的作战,可一不可二。”
这种人还没有说话。
常凯申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口了:“这个想法好?
用我军之长,攻敌之所短。
做一个详细的作战计划出来。
九国公约盟国,开会时间已经定了。
我们要在开会之前,打出来一个漂亮的反攻出来。
让国际上知道,我们还是有实力的。
也能够让国际上的其它国家,对我们的呼吁重视起来。”
所有想要反对的那些人,立刻闭口不言。
当官的人,这点眼色必须要有。
领导说什么就是什么,领导说的百分之百都是对的。
就算是事实证明这是错的,那么在当时领导说出来的时候也是对的。
当然了如果那个时候领导已经不是领导了,那么从一开始,领导的出发点都是错的。
整个作战指挥部里面,立刻开始认真研究起来。
要怎么样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对鬼子发起一波反击。
这个时候,这些高级指挥官们,还是认为:川军能够做到的事情,其他的军队一定能够做到。
一个连都分配不到一挺机枪的队伍,都能够把鬼子的阵地抢回来。
没有理由让那些装备更好的军队做不到。
这些高级指挥官当中的有些人想到了清晨时候的三十六师。
顿悟寺就是在三十六师的手里丢了。
这个三十六师,全德械装备,士兵也是通过严格训练的。
他们坚持了半个月,也只是守住阵地,从来就没有抢下来过鬼子的阵地。
以全德械师的战斗力都抢不下来鬼子的阵地,就可以想到这次反攻计划的仓促和冒险。
这些清醒的人,现在知道了一点:川军的战斗力比绝大多数队伍的战斗力强!
第十七章 连升二级的少将团长向文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