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2章 拖拉机出厂[2/2页]

60年代我在农村搞建设 抓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的高额工资。
      所有的亲属都被安排进工厂做了管理。不过于默使用家人的前提0容忍,一旦犯错就会被撸下来,缺钱什么的可以找于默说。但绝对不能在工厂搞破坏。
      姥姥姥爷也被于默接到了家里,如今四位老人每天就是巡视一圈工厂,当做锻炼身体。然后回来4个人打麻将。小小美玲也登场,和小姑和美丽坐一桌。只有于默忙的每天早出晚归。
      各种塑料制品厂也提上了日程,随着各种工厂开始生产。塑料的堆积开始缓解,于默才算送了一口气。
      货物积压完全不存在,孙特派员巴不得能够提升百倍,千倍的产能。在这个供不应求的年代。完全不愁销路。于默就只需负责生产就好。
      货物优先供应县里,然后就是首都,市里的周书记也经常来购买大批量紧缺物资。省里根本就轮不到。
      如今县里最忙碌的要数赵工苏工几人。每天都在不停地设计机器,制造各种机器。
      也是整个县城待遇最好的几人,如今成分问题在于默的潜意识引导下,已经不是问题。当然还仅限于在团结县中。
      如今于默委托乔治帮忙收集国际上的钢铁,铝,铜等常见金属,想要发展工业,能源和钢铁是必不可少的。
      不过外汇的缺口比较大,于默只好把塑料制品一部分也销售给乔治,才还清乔治带来的金属的外债。
      于默的产业链还不完整,也没有跟高科技挂钩。还是有待改善。
      养鱼厂和养殖场供应给肉联厂然后食品厂在加工成食品。
      钢铁厂生产各种机械设备和工具。下属有机械厂,五金工具厂,自行车厂。
      炼油厂提炼后的副产品就更多了,肥皂厂,塑料厂,农药厂,化肥厂。
      而塑料厂更是有几个分厂,薄膜厂,家庭用品统一规划到的一个塑料一分厂。玩具厂。如今在建设的塑料瓶厂,
      大大小小的工厂有接近20个,工人也达到了6万人。县城人口突破10万大关。孙特派员带来的粮食已经所剩不多,于默只好找到孙特派员购买国家的粮食。也彻底的解决粮食危机。
      机械厂第一辆自助生产的红星001终于在6月初首次亮相。孙特派员早已经翘首以待。于默又被安排了人民日报的采访。
      这一次孙特派员服从组织的安排,准备扎根在团结县,就盯着机械厂,机械厂的产能算是比较高产了,每天能够出产10台左右的拖拉机。
      每组装后的拖拉机,刚出车间就被孙特派员提走。一张又一张的欠条到了于默手上,没有看错,是国家欠款。
      于默倒是无所谓。这一张张的欠条就是于默的护身符。于默收了比收钱还高兴。
      经过长时间的打交道,于默和孙特派员也熟悉了起来。
      “孙叔,有件事想请求组织的帮助。”
      “你说。”
      “是这样的,这次拖拉机的研发都是下放人员做的,包括发动机装置。如今团结县有大约300名下放人员。我希望组织能给他们正常的身份。其实有一些人员,不用在建设国家上也是浪费资源。”
      “小问题,回头我上报上去就可以了,只要不是帮助平反,其他在这里一切都按你的意思来。”
      “那就谢谢孙叔了。”

第32章 拖拉机出厂[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