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一章:辽东捷报,储粮完成[2/2页]

明天子:开局绑定作弊器 爱偷懒的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尚书齐,除了久不上朝的首辅兼礼部尚书黄立急之外。另外几部已然全部换上了自己人。
      “等袁崇焕班师回朝之日,就是我解决黄立急以及内阁之时!”
      到时候,六部皆是自己人,谁敢反对他解除内阁。
      大明朝开国那几代,皇帝的话还能做到一言出,四海莫敢不从的。可是到了如今,皇帝哪还有权利,早被内阁和阉党分散完毕了。
      解决阉党,他的皇权一跃达到50%,而解决完内阁,只怕皇权就能解锁到80%了。
      系统提示,皇权解锁80%,可以通过修改影响大事。
      比如说,明年的那场干旱,他如果皇权能早早解锁到80%,那就可以通过修改,将灾害降至最低,乃至事后流民,也能通过修改,安抚民心,叫这些人不至于**起义。
      早朝结束,陈宿继续呆在武英殿里批阅奏折,结果,还不到中午时分,一条急报,便从城外传入。
      “辽东捷报,我军大破后金,今已班师回朝!”
      “辽东捷报,我军大破后金,今已班师回朝!”
      消息振奋人心,沿途百姓们纷纷自发的高兴起来。
      ……
      武英殿内,陈宿豁然起身,目光紧紧盯着下面传令官。
      “你说什么?”
      “回陛下,辽东捷报,我军五万,大破后金十万大军,今孙袁二位将军已经班师回朝。”
      “哈哈哈,好,好,这可太好了!”
      “此役孙老将军和袁将军重振我大明士气,重创后金,朕要重赏!”
      “沈追,国库里还有多少钱?”
      内阁形同虚设,前线捷报是由六部尚书一起带进宫里来的。
      听到询问,沈追上前一步:“启禀陛下,国库如今尚有银两1800万。”
      “好!”
      陈宿点点头,孙承宗和袁崇焕重振关宁铁骑,总计五万,一人赏十两银子不过分,另外,还要将拖欠军饷,全部发下去。
      这么一算,预算大概需要200万两。
      不过,阉党抄家,累积抄出来了3000万两,竟然这么快就少了1000多万两?
      难道是?
      想到自己那个储粮计划,陈宿立刻看向沈追:“爱卿已经完成了朕早前计划好的储粮任务?”
      沈追笑道:“回陛下,微臣吩咐下去,于全国各地购粮,终于,储尽1000万石,藏于京城粮仓。以备不时之需!”
      “太好了啊,哈哈哈,如此双喜临门之际,传令!”
      穿越这么久,这是第二次,陈宿心情真正开心。
      “各部尚书有功,赏银500两,五位尚书人人有份,各部侍中侍郎,勤劳为民,赏银100两。另都察院御史,大理寺卿,各赏200两。”
      “年关将近,朕,要与天下同乐!”
      “臣等谢陛下隆恩!”
      陈宿话音落,众臣也是一脸喜色拜道。
      有一说一,大明朝的官员,俸禄是真的低,难怪贪官死起。
      正一品的官员,一年的俸禄不过500多两银子,后世,1斤大米大概在3块钱左右,150斤也就是1石,那就是450块钱。
      1.5两银子约等价于450块钱。
      而500两银子,也不过15万块钱。
      要知道,这可是大明朝正一品的官职啊,六部尚书,也才是正二品官职。
      更何况这还是刚开始,等到崇祯后期,1石粮食3.5两银子,俸禄却没见涨。
      可想大明官员过得有多惨。
      所以,这些人一听陈宿开金口,直接赏500两银子,怎么会不开心。
      而陈宿,又怎么可能只赏赐这一次,实际上,他已经有了决断,等到明年,农收压力没那么大的时候,他就要给朝堂诸公涨工资。
      取消内阁,这些大臣肯定要更劳累起来。
      没理由只想马儿跑,不给马儿草吧?

第四十一章:辽东捷报,储粮完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