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宿的,崇祯的记忆交叉浮现在脑海里。
首先是陈宿的,孙承宗,明末爱国名将,著名军事战略家,民族英雄。
其次是崇祯的:天启皇帝之师,代王督军,曾和袁崇焕一起创造了宁远大捷的将领,可是,由于为魏忠贤所不容,只能辞官回家。
如今看,这位果然是拳拳之心忠君爱国啊,这辽东那边才一阵风吹草动,这个人就主动过来了。
这般想着,陈宿开启系统。
【姓名:孙承宗】
【身份:平民】
【官职:无】
【文韬:80】
【武略:95】
【忠诚:90】
【家产:85两】
【野心:15】
【皇权:无】
【天赋:百战百胜,忠君报国,一代名将,治军有方,智计百出,谋而后动】
“帅!”
文韬武略,和袁崇焕一般无二,忠诚度惊人的有90点之多,而家产,一代名将,辞官之后的家产,居然只有区区85两纹银。
一时间,陈宿心里是五味杂陈,本能的就站了起来,亦步亦趋从台阶上下来,行至孙承宗面前,随后,弯腰亲自将孙承宗扶了起来。
“老将军快快请起,这些年,苦了你了,朕以及皇兄,我们对不起你!”
“这……”
“陛下~”
孙承宗重重的唤了一声,随后,纳头再拜:“承蒙陛下尤记得老夫,老夫纵使九死,岂能报答陛下隆恩?”
“实不相瞒,老夫此次前来,就是愿请为督军,亲赴辽东,三月之内,必叫后金退避,不敢妄动!”
“好,好,好,实不相瞒,老将军当年的同僚,袁崇焕昨夜也向朕保证,三月可平辽东之事。”
“哦?”
孙承宗诧异的看向一旁,袁崇焕虽然依旧跪在地上,可是,看向孙承宗的脸上,也满是喜色。
“孙将军,宁远一别,数年不见了。”
“哈哈哈,小兄弟可安好?”孙承宗哈哈大笑,捋着胡须道。
袁崇焕点点头:“承蒙陛下器重,选为兵部尚书,诚惶诚恐,只为报答陛下知遇之恩。”
“元素却是我们这些老家伙里,命运最好的。”
孙承宗感慨一声,随后又自嘲一笑:“也罢,朝中有元素在,老夫此次前来,反而是唐突了,还请陛下恕罪!”
“老将军这说的哪里话。”
陈宿朝徐应元招招手,给孙承宗搬过来一个凳子,然后才返回龙椅上:“老将军深谋远虑,深谙兵法,如今朝堂,正是百废待兴之际,老将军可正是我需要的人才呢。”
说着,陈宿也不给孙承宗推辞的时间,直接道:“传令,孙承宗,朕赐你尚方宝剑,为天子督军,代朕远行辽东,都察战事。”
“袁崇焕,你为副督军,随孙承宗一道,替朕解决辽东困境。”
“老臣,领命!”
孙承宗虽65岁年龄,此刻,却依旧感动的老泪纵横,是以他总算从陈宿身上,看出了将军的一些出路。
自天启皇帝起,天子素来重文轻武,尤其不重视武人,现在,这种情况有望得到改善,他又如何能不激动?
突然的变故,叫朝堂诸臣神色各异,尤其是魏忠贤的表情最为精彩。
当年,孙承宗离开朝堂一事,还是他主使的呢,可是如今,孙承宗再次被重用,甚至还被赐尚方宝剑,这可不就是赤裸裸的打他的脸吗?
而且这还不是关键,关键是,孙承宗和他的矛盾那么深,如果此次辽东一行再立战功,叫孙承宗再入朝堂,到时候,还有他的活路?
一想到这儿,魏忠贤就如鲠在喉,难受得紧,然而看陛下这会儿的状态,只怕是他的话,半个字也听不进去。
【作者题外话】:求一下银票,数据好差。
第十七章:代天子督军,加快速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