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却不知道当年是怎样达成的。
      比如说通路这件事儿吧。
      他现代时候开车经过中国最长的隧道,会感慨一下祖国的了不起。可这隧道到底是经过怎样艰难的过程才通了的,却并没有认真钻研过。
      像这次齐敬说到的几个行业的运作,自己就根本不太懂。
      这个时候,出现了这么一个人,不正好方便他脱手么。
      在这样有才能的人带领下,各行各业才会最大程度的受益。
      于卫民心情激动的捧着这份分析报告。直接写了一封推荐信,或者说是职位转让申请。
      言辞恳切再无其二,心情那是相当愉悦。
      火车上的母女俩再一次通过小爱接到了于卫民的夺命连环call。
      “你们俩不知道,这个齐敬,还提到了农业改进这方面。等他的设想开始实现,我打算成立一个种子公司,重操旧业。”
      “我这离开土地太久了,心里不得劲儿。再说,现在的研究员们经验能有我丰富么?”
      ……
      于悠:“妈,我爸这真是憋坏了啊。”
      曹秀:“你爸他还真不是官迷,就爱他那点种子。要不然也不会出去旅游还四处收集种子。后来更是把你弟往接班人上带。”
      于悠:“还别说,多亏了我爸带来了种子,把玉米和大豆、棉花的高产种子普及开来。”
      “要不然老百姓还得多少年吃不饱穿不暖呢。领导们后面的工作也不会进行的那么顺利。”
      突然间觉得她老爸的形象高大了不少,简直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京大那边,自从曹秀母女俩走了后,连夜召开工作会议。接连几天,从查无此例,到为于远单独破例,到向教育部紧急申请京大开展双学士学位教学。
      会议一个连一个,终于在报考志愿前得到了审批。
      于卫民接到电话时候开心极了:“太好了,行,肯定去京大。放心,前三名都去京大!”
      几个人的志愿很快填好了。
      于悠,京大英语专业。
      于远,京大农学专业,辅修计算机专业。
      秦之栋,京大建筑专业。
      秦之雅,京市艺术大学设计专业。
      周琳琳,京市师范大学教育专业。
      又过了半个月,五人纷纷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与此同时,机械厂帮忙做的设备也陆续进了曹秀和于悠的厂房。
      于悠正帮她妈尝试用这设备做点辣椒酱出来,毕竟,这些设备两人也是第一次用。
      俩人虽然不是洁癖吧,但很注重设备的清洗工作,毕竟食物最基本的就是要保持干净卫生。
      就听外面安安和宁宁跑来喊她。
      龙凤胎已经八岁多了,两张小脸精致白皙,看起来就一副机灵的样子。
      安安:“妈,你快回家去看看,咱家来了好多人。”
      于悠问道:“干啥的?”
      宁宁小大人般分析道:“这不是我老叔被京大录取了,来了好多人想给我老叔说亲。太奶奶和奶奶都应付不过来了。让你赶紧回家。”

第166章 于卫民想功成身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