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之意,就是希望他进县领导班子。
      市长曲着手指头在会议桌上反复敲着,一副思考的样子。
      委婉道:“你们几个的品性我还是了解的。如果这人真的是你们说的这样,那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说到这里,语气一转。
      “不过,其实市里也挺缺人的,你们也知道,我这边压力不比你们小。”
      “与其把他放在县里,不如把他放在市里。平台大一些,这样能发挥的才能更大不是?”
      他也早就愁的脑袋上没有几根儿毛了。再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他也是好意不是。
      继续说服道:“你们县也是属于市里的,要是能调到市里来,还能不管你们县?”
      潘永明几人……心凉了半截!
      他们火急火燎赶来,不想多耽误一天功夫,就这?
      MD,千算万算没想到啊,市长还有这流氓行径啊!
      当他们没来过行不行?
      潘永明反驳道:“市长,这事儿总得有个先来后到吧!”
      阳迁市市长:“咱们市里的情况你们也知道。不但缺少支柱产业,市里的建设更是跟不上。”
      “他既然能带着向阳公社的人和津港那边合作。市里的资源更丰富一些,他来了能发挥更大的能量。你们说是不是?”
      发现一个人才不容易,机会摆在面前,说啥也不能放弃啊。
      潘永明:“他一个公社主任,这样跳级也不合适。最好的就是在县里历练两年,再往市里升。这样才不被人说闲话。”
      阳迁市市长:“人才引进是可以破格录用的,这事儿我完全可以安排。”
      ……
      这边争论的厉害。
      此时的于卫民在干啥呢?
      正在苦哈哈的帮媳妇爆爆米花。
      一锅接着一锅,砰、砰、砰!只觉得耳朵不是自己的了。
      “媳妇儿,这钱赚的也不容易啊!”他都快被炸聋了。
      曹秀说道:“不容易也得赚,等开放了经济,咱才有更多的本钱去干别的。”
      他们在大城市居住习惯了,有机会的话还是想回京市。
      更何况闺女悠悠的夫家大概率也会回京。还能长期两地分居不成?
      儿子小远按照现在的架势也会考大学。最好的学校不也在京市吗?
      再一个,随着国有企业下岗潮的到来,于柔对象一家的工作估计也不保险了。到时候还不是得想办法?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就不如他们提早开始奋斗新生活,寻机会举家搬去京市。
      曹秀的想法很简单。自家条件好点,那就是孩子们坚强的后盾。总比差点强吧。
      有啥事儿也能伸手帮帮。
      现在是1975年,77年国家就恢复高考,后面就放松回城政策。再后面就开放个体经济。
      保守估计再有两年多她就可以一展拳脚了。
      于卫民……
      说的也是,就他现在这个官当的,真心没有什么油水啊。
      所以就,扎心啊。
      他还是想做他的种子公司,可怎么就越跑越偏了呢?

第147章 交锋抢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