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可能是因为原来职业的原因,郑家人面上略显严肃。
      奇怪的是没有见到郑家的第三代。
      于悠回去问了秦之雅才知道,郑光远的儿子郑明朗因为早年参军了,早就是军籍,下放没有影响到他。
      于悠感慨了下这人运气好,便也不再想了。眼前的这些大佬们才是最重要的!
      牛棚这边的人吃了一顿肉,原本寡淡的生活突然有了新鲜感,精气神儿好似都提升了不少。
      几天后。
      地里的小麦发了小芽,冬小麦该浇水了。社员们都去地里上工。
      队里前些年买了几个手摇水车,浇水不再用人一担一担去河里挑,省了很多力气。
      给冬小麦浇水,只需要出几个壮劳力摇水车,让水顺着田埂旁的沟渠流到地里。
      其余的人则每人领到几亩地,看哪里决堤了堵上,浇完自家的把水引到下一家就行。
      这活儿不累,但是费功夫,四处都得盯着。
      人们围着地走来走去,田埂哪里决堤了得赶紧冲过去堵上。
      家家几乎都是全体出动,孩子们也都过来凑热闹。
      秦家和于卫民家分到的地都在后面,还没浇到,两家人聚在一起聊天。
      曹秀和于悠交代道:“等浇完了冬小麦,地里就没啥活儿了。过两天我打算和你爸去趟市里。”
      现在白天的温度还好,夜里的温度越来越低,那二十个暖棚架子早就支好了。
      是该买塑料布了,还得买点尼龙绳缠在架子上作为一部分骨架。
      于悠觉得自家的自留地也不能白白闲着。至于周家和郑家,这也是个刷好感的机会!
      和她爸商量。
      “爸,我们牛棚那几家也有自留地。虽然不多,但是每家大概也能弄两三个暖棚。帮我们也带点塑料布和尼龙绳呗。”
      于卫民豪气道:“行!”
      他见不得人们饿的面黄肌瘦,可以的话,他想带着全村人一起种!
      可他空间里收集的种子虽然种类多,但是每种的数量却很少,四个小时才能自动补货。
      一时间拿不出全村的用的种子。
      再一个,凭着他说,村里人现在也很难相信他。
      但是自家种一季度,人们看到实实在在的蔬菜长起来了,来年估计抢着跟他学了。
      工作也就好开展了。
      “二姐,你真觉得爸能种成?”
      于远有点怀疑人生,他爸折腾也就算了,他妈和二姐竟然也觉得能成。
      “小远,你得有探索精神,你看爱迪生,试验了一千六百种材料,才发明了电灯。”
      于远挠挠头:“二姐,爱迪生是谁?”
      于悠……她忘了,这里的孩子基本上都失学了。
      于悠又对他爸说:“爸,这村里没个学校是真不行,我弟这都十岁了,连个大字都不认识!”
      “谁说不是!这次去市里看看能不能去废品站收点书回来,忙完暖棚的事儿,我回头给他补补。”
      王月荣笑道:“亲家,你不嫌弃的话,让小远来找我。我给他补补小学的知识。”
      “对啊,爸,你自己大字都不识几个,安安奶奶可是大学教授!”
      于卫民……原身根本就没上过学,差点就说穿帮了!
      补救着说道:“对,对,亲家,那就劳烦你了。小柔和悠悠好歹读过小学,小远这孩子就没见过学校的样子。”
      几人正说着,秦伟又是一阵咳。
      “血,妈!我爸咳血了!”

第24章 决定抱大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