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风现在就可以举两个例子,表现这种吸收了二手文学作品的精神之后,对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摧残,会达到一种怎么样子的限制!
一个,就是以前百家讲坛的很出名的品三国,主讲人是湖南人。
他对于三国的理解,就是一种看起来很是包容并蓄的态度,他主张每一个人对于三国的理解,都是可以多样化的,只要按照历史,按照材料按照自己的理念来解读,其实就可以了!
所以那个时候,这个湖南的教授是特别的火啊!
他的百家讲坛的稿子最后都出书了,直接让他成为了好几年的作家排行榜的统治者之一!
但是,对于这种品三国的说法,王风是有点意见的,最大的意见,就是那位教授,对于每个人都会对于三国人物,三国历史,有自己的见解,有着自己的解读的说法,王风是非常的不认同的!
三国本就是历史,如果你想要学历史,懂历史,了解历史,那你通过这些所谓的历史材料的理解记载故事人物,对于三国历史进行解读,那是很不合适的。
你不知道那个时候的人的生活状态,你不懂关云长为什么叫做关云长,你不懂为什么刘备会被人叫做皇叔,你不懂孙权为什么最后才称帝,那你还解读个毛啊!
也许有人会说,那按照你的这个说法,我们都不能够去研究历史,了解历史吗?
其实不是这样子的,你要真的想要来了解历史,研究历史,那么,你就必须要从最基本的起码四点先了解,这四点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别说是一千多年前的三国了,就算是几十年前的文哥时期的历史,你都没有办法来直观的进行研究!
这四点就是:官制、信仰、语言、饮食!
你不懂三国时期的官制,你怎么会懂得刘关张之间的兄弟情谊到底有多么的深厚?
你不懂当时的人们的主体信仰是怎样的,那你怎么会知道,刘备在没有起势的时候会得到那么多人的收留?
你要是连当时人们说着什么样子的语言都不知道,你对于诸葛亮的重要性,怎么会有深刻的了解呢?
还有当时社会里面的饮食你都不懂,你怎么会理解曹操的青州军是拿人肉来做干粮的呢?
你怎么会理解,当时整个三国时期的人口加起来,还不如现在的天津市人口多呢?
我们津津乐道的蜀国,在那个时期,他们的人口甚至还没有现在的随便一个内陆人口大省下属的七八线的县城人口多呢!不!你不知道!
还有第二个例子,也是让王风最为痛恨的一个例子,那就是现在在优酷的网站上面,有一个叫做逻辑思维的节目,这个节目的商业化做得非常好,到现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都有三四百万人了!
这一切都依托于他们做的这个节目,说所得话题,都是很接地气,很有精英思维的接地气!所以他们会得到很强大的回馈!
但就是这个节目,王风看了好多期,最后,他看着那画面里面的那个主讲人胖子,他脑子里面出现的,就是一个很简单的念头:
这个人,是一个精英化的骗子!他没有理念,他没有任何的信仰,或者说,这个人,他信仰的,相信的,只有他自己,只有他从小到大所学习所理解的那些东西,他不会去接受任何的新的理念!
要是王风的这种想法被这个胖子的粉丝们知道了,估计这些粉丝都会炸锅了,在他们的心里面,这个胖子是最有理想,最有精神追求,也最能够接受新生事物的人!要不是这样子的话,他怎么可能会懂得这么多新的网络化的理念呢?
这还是要从王风看过两个视频说起,这两个视频都是这个胖子所做的节目,分开看,这两个节目所做出来的结论,都是非常的合理而又精彩,毕竟胖子的推理那都是很合适很有道理的!
但是,让王风将这个节目合起来看,就惊恐了,这两个节目,讲的几乎是同一个问题,那就是现代社会,到底是大型的系统框架的公司能够更加的适应社会,还是小的灵活的公司框架能够适合社会呢?
这两个节目,居然做出了完全的两个相反的结论!
一个表示现在的大公司,内部消耗太多,而且由于政令过于集中,导致他们对于现在这个不断变换的社会不好适应,所以小型的公司框架,那就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第二个节目居然这胖子完全反过来说,小公司由于公司的主要业务的集中化,导致于对于社会的宽泛的需求不能够彻底的满足,所以很难一直保持小公司的框架,这些小公司框架到最后,都会不知不觉的走向大公司集合的框架的!
当时王风看完这两视频都几乎是蒙蔽了。
这胖子说的时候,完全是信誓旦旦口若悬河振振有词的,但居然都得出了两个完全不一样的结论!
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这些所谓的论证到出结论的过程,在这个人,在这个人所代表的公司理念那里,只不过是一种先上车后买票的过程而已!
他们肯定是之前在看到这个议题的时候,就脑子里面,就自己的理解,立马就出现了结论,后续的那些看似合理的推导过程,只不过是为了让他的之前就
第四百七十二章文学不是教育人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