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吱呀——”
      无名殿的门打开了。
      典韦赶紧抚去脸颊上的泪痕,转身迎了上去。
      出来的只有张昊,并未见到其他人,典韦自然也不会多问。
      张昊抬头看了一眼天色,然后扭过头,看了一眼那条甬道入口,沉默良久。
      他明白,自己在下面说的那些话,足以让父亲和二叔消化一段时间了,
      他们有的是时间,但对于自己来说,却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侯爷,信都那边传信过来,朝廷派来的人到了,目前被崔使君安排在驿馆。”典韦说道。
      张昊淡然道:
      “是时候该回去了。”
      典韦一愣,不禁问道:“是回信都么?”
      张昊看向典韦,咧嘴一笑道:“当然是回洛阳了,本国公得赶紧回去看女儿去。”
      其实在衣冠冢内,
      张昊把该说的,都说了出来,目的,也是想把父亲心里的心结给解开。
      有些东西,站的角度不一样,看待问题的态度和感受也就不同。
      父亲张角,太平道和黄巾军的首领,是他一手发动的起事,对于他来说,跟随他一起起事的老兄弟们,都是如亲人般的存在。
      但站在张昊的角度,他很清楚黄巾之乱的结局是什么,也更清楚父亲、二叔、三叔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所以,
      他得用尽一切办法,去改变这一切。
      其中,当然也包括了黄巾军中自有的体系,和不成熟的管理机制,以及大部分人的滥竽充数。
      太平道信徒号称百万,黄巾军号称数十万,
      可是,真正心怀理想抱负,将太平道意志当做信仰的人,又有多少呢?
      恐怕,连十之一二都没有吧。
      大部分人,都是打着黄巾军的旗号,为非作歹,鱼肉百姓,烧杀劫掠,扯着大旗,满足自己的私欲。
      人性这东西,可信,也不可信。
      纵观华夏这几千年的历史,王朝更替,农民起义成功的又有几例?
      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除了战略不当以外,还不就是小农阶段的局限性,取得一定胜果后,就停滞不前,沉迷于享乐,再加上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严重,勾心斗角,争权夺利,腐败严重。
      而黄巾军的失败,则更为直接。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就先不说曹操、刘备、孙坚这些人了,就说皇甫嵩、朱?y、卢植这三位大汉柱石,若不是朝廷无道,就凭这三位柱石,也能将黄巾军尽数消灭。
      除此以外,还有袁绍、袁术、公孙瓒、刘表这些诸侯,哪一人都足以称霸一方。
      黄巾军纵使有百万,在这样一个神仙打架的年代,也只能沦为副本经验,成为这些人的垫脚石罢了。
      所以,
      要想真正延续太平道的意志,传承太平道的精神,也只能‘曲线救国!
      首先要做的,便是将原有的黄巾军体系尽数瓦解,将那些不能真心为己所用的黄巾老人们,那些个骄兵悍将们,那些个手握重兵的渠帅们,一个一个的消耗掉,牺牲掉。
      这样一来,他张昊,便能将剩下的,较为纯粹的人组织起来,凝聚在一起,共赴艰险。
      虽然这样做,显得有些残酷,有些太功利性。
      但是,
      也只有这样,才能谋得最后的胜利。
      毕竟,与群雄逐鹿,与神仙打架,每一步都是极为艰险的,若己方团队不能做到如臂所指,不能做到志同道合,那他张昊还能倚仗什么去争这天下呢。
      ……

第一百四十章 祭拜[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