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明朗拱手一礼,“是为家父一事而来。”
夜江粼挑了挑眉头,“秦相何事须得秦公子亲自前来?”
“谋逆之罪。”秦明朗未改面色,从容地说出这四个字。
夜江粼暗自一惊,故作平静地问道,“秦相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何来谋逆一说?”
秦明朗神情自若地回道:“家父被权势迷了心智,现已是是非不分,黑白不辩。”
“听秦公子这意思是想大义灭亲?”夜江粼打量着秦明朗,有点猜不透他的举动。
“回皇上,正是。”秦明朗回道。
“不知秦公子打算怎么做?”虽不知他的缘故,但他此举对自己而言绝对是很大的帮助。
“臣打算亲自揭露家父的罪行。”秦明朗回道。
“秦公子有这般忠义之举朕自是很欣慰,只是朕很好奇,向来声名在外的秦公子为何会决定大义灭亲?”
秦明朗一向是秦相最器重的儿子,且被予以厚望,现这般举动,确实有违常理。
“回皇上,自古忠孝难两全,臣既保全了忠义,势必要有违孝道。”
“那这后果秦公子可知?”夜江粼问道。
“正是因为甚至后果,臣才会来见圣上。”秦相一人所为,尚不会牵连其他人,倘若被皇上亲自查出,怕是满门都要不保。
“臣只希望,臣此举可以让皇上对秦家从轻处置。”
夜江粼已经找上了他那不成器的哥哥,败露是迟早的事情,既然如此,还不如他亲自来做,至少能留秦家一个体面。
“秦明朗,朕一直是很欣赏你的。”夜江粼这句话是发自内心的,只是因为二人立场不同注定不能为他所用。
“朕可以对秦家网开一面。”
“臣谢过皇上。”秦明朗施礼叩谢,“明日朝堂之上,臣会亲自揭露家父的罪行,还请皇上带上人证。”
秦明朗这一举,对秦相而言可谓是致命一击,朝堂之上原本义正言辞的秦相在经历自己亲儿子的指证后也是当场变了脸色,震惊和愤怒在秦相脸上轮番变化,而秦明朗自始至终未看他一眼。
本是夜江粼和秦相对峙的场面变成了秦明朗单方面指证,秦相的气势一下子失了大半,无力地苦笑,“好,很好。”
秦相谋逆犯上,试图混淆皇室血脉,其罪当诛,念及秦明朗指证有功,故对秦家从轻发落,改为流放。
秦相被择日问斩,把持朝政数十载的丞相最终以此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秦家百余号人被流放。
临行时,夜江粼问秦明朗,“真的不考虑一下朕的提议吗?”
秦明朗笑着拒绝了他的好意,“臣谢过皇上的好意,只是臣无心官场。”
夜江粼也不勉强,聪明的人往往看得透彻,所以秦明朗不会成为下一个秦相。
故去的小太子被夜江粼以储君的名义安葬追封,虽然他的尸身早已被夜江尘和秦疏言带走,但这是他给群臣给这个孩子的一个交代。
他曾是大启的储君,这无可否认。
第124章 揭露[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