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安陵伊溪看见舒子轩手里拿着《论语》,桌案上放着《孟子》,眉头紧皱,若有所思。
安陵伊溪走过去,在他身边坐下,问:“在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舒子轩煞有介事的说:“想要守住南城。”
“你心中可是有了主意?”
“《孟子》有云:得人心者得天下。焚如教强占南城,说到底也是以暴制暴,当今朝廷虽暴戾无道,致百姓民不聊生,可谁又能确定焚如教当政就会好一些呢?且焚如教起义,将康城一分为二,让康城百姓受战火所累,因此南城百姓人心不向着焚如城。若是能让南城百姓甘心臣服于焚如教,何愁南城守不住?”
“看来你已将孔孟之道烂熟于心。你打算如何收拢人心?”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当今朝廷以百姓为鱼俎,若百姓得知我愿推行仁政,以民为本,百姓必然愿意归附。”
“那还等什么,你赶紧昭告百姓们你将要推行仁政啊。”
在古代封建社会,历代帝王都是借用儒家思想来统治百姓,安陵伊溪给他默写《论语》和《孟子》的本意便是想让他通过儒家思想来收拢人心。没想到舒子轩这么快就领会到她的用心,她心中自是十分欢喜和欣慰。
“这,如何昭告?”舒子轩微微皱起了眉头,“难道要将告示贴满南城?”
舒子轩想到要推行儒家思想,但一时没想到用什么方法好。他想到贴告示,可是百姓们有几个识字的?偶有几个识字的想必也没那耐心去看这冗长的告示。
舒静女被拐走这事,让他意识到收拢南城迫在眉睫,他若慢慢去推行仁政,只怕等不到百姓切身感受到仁政的春风化雨,南城便会被康城太守聂弘和重新夺回去。
他得想个立竿见影的办法,让百姓们直接意识到他与舒慎行不同,甘愿追随于他。
安陵伊溪伸出食指指着他的嘴唇,笑道:“你直接用嘴巴告诉百姓就好了。”
不要小看人的唇舌,古有诸葛亮舌战群儒促成赤壁之战,今有传销人员通过激情澎湃的演讲给人洗脑。
百姓们受朝廷压迫已久,舒子轩若是亲自向百姓传达他要秉承的儒家思想,让百姓知道他能救他们于水火之中,必定能让百姓们深深拜服。
毕竟他身为一教之主,居然愿意直面百姓,足见其亲民。而他又说要以民为本,百姓们怎能不大受感动,必定会单食壶浆拥戴焚如教。届时只怕不仅南城的百姓甘愿臣服,北城的百姓想必也会纷纷投靠过来。
“你是说让我直接当着百姓的面,宣扬孔孟之道?”舒子轩大为震惊。
这确实是个立竿见影的好主意,只是让他对着那么多人侃侃而谈,他怕自己会紧张得说不出话来。
安陵伊溪看出他的顾虑,柔声安慰道:“你只是还不习惯人太多的场合,但其实你知道吗,你站在人群里的时候,你身上就会隐隐散发出王者之气。你既然绝定要举大事,自然要克服内心的胆怯。相信我,你可以的!”
【作者题外话】:大学时去校医院打针,旁边两个大夫聊天,一个大夫说:“咱们医院的器材大都该换了,连刀子都钝得没法用。那天有个男生来割**,结果都给人家弄成花边的了。”……我在旁边憋的,彻底内伤。
第九十二章 孔孟之道[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