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此严肃的场合,被这个小胖子完全视若无物,简直就太不像话。
这人沈煜是认识的,他便是刘老爷生前唯一的儿子,十一岁的刘府混世小魔头,刘欣到。
说起这孩子可是刘府上下都头疼的存在,也不知道是真傻还是脑子有问题,从小到大蛮不讲理,处世常识样样不会,关键是还撒泼不读书、不上学,整日就在这府上胡作非为,肆意横行,记忆中的沈煜可没少被这家伙欺负。
曾经也不知道是哪个在这刘府里传着一条谣言,那就便是“府里少爷不争气,难有大用,老爷打算将沈煜做今后的刘府主事人培养,待老爷百年之后,刘家便归他沈煜所有。”
这话一出,还别说可信度就特别高,毕竟这刘府里谁不觉得自家少爷这情况,以后就只配混吃等死,而老爷又对沈煜那么好,亲如子侄,估计以后铁定是归沈煜做主了。
这也以至于那段时日,府上下人都对他沈煜格外尊敬,都把他当主子来看。
而另一方面则是,刘欣到这小霸王懂了这话什么意思之后,就天天来找他沈煜不痛快,打骂羞辱,还将他扔臭水沟里去过。
他沈煜受了辱,却不能反抗,毕竟谁让这小子是刘老爷和刘夫人唯一的儿子,他一个外人又能如何。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他沈煜已经换了一个人,他能受这种气,前世在家里的时候,他不也是唯一太上皇一样的存在,真就没怕过谁。
沈煜是有思考的,毕竟也是受过高等教育,活了三十年多年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什么时候不该干什么,刘欣到这小胖子此时此刻明显就是对他亲生父亲的不敬,换句话说也是不孝,而他沈煜再怎么说现在也是他长辈,他有权利教育对方一下。
“小鬼,我忍你很久了!”
沈煜是尽量的忍住不带脏话的,否则以他丰富的的词汇储备量,绝对可以骂到对方十八代祖宗。
“是谁允许你在此无礼的?汝父的尸骨都还未寒,是谁允许你在这吃饭的,忠义孝道你可懂吗?基本礼貌你懂吗!”
沈煜就这么直直的站了起来,毫不留情的开始训斥。
他已经观察过了,这座大堂里,刘夫人和刘欣凤都不在的情况下,按辈分来讲,他这个便宜姑爷就是最大的(妾没有地位),以姐夫的名义去教育小舅子,怎么看都是合情合理的。
沈煜心里不舒服,再加上莫名的还有一种,真的很想要好好教育一下的心理,因为他从对方身上隐约看到了自己从前的影子。
不管他多么不愿意去面对,他都不得不承认曾经的自己已经生生活成了一个渣子,一个家庭与社会的毒瘤。此刻回到年少时重新再来,他没有想好自己要不要改变,可他却不愿别人再走自己的老路。
子不教,父之过,既然他的父亲已经不在了,他觉得他就有必须替他父亲好好教育对方一下。
“呜,吧唧……我?”
小胖子明显的也是愣住了,他正在扒饭,可沈煜忽然朝他凶了起来,凶神恶煞的样子以至于手中银制的饭勺都掉到了地上,愣过半天之后,才想起被训的人好像是自己。
“没错,就是你个竖子!”
从来都是文文弱弱的人,忽然间变得面目可憎,是谁一时也接受不了,刘欣到毕竟也只有十一岁,别人要教育他他那里能第一时间想到还手。
于是,属于沈煜一个人的时间便到了。
“刘欣到,汝可知何为孝?何为礼吗?”
平时个人形象是很重要的,沈煜尽量不能让人看出他有什么太过不同的端疑之处,但他怎么说也是个名声在外的读书人,读书人就该读书人的风姿,读书人讲理的解决方式。
这种时候,若是能亲做一篇劝善的经典诗赋倒是最好的,只可惜古人做了那么多劝你善良的好诗词,他却一个也记不住,于是,只能即兴而出,想要认真认真的去讲道理。
“俗话说:父慈子孝,家和事兴。孝乃做人之根,行事之本,所以世人以孝治国。
孝,为我中华民族千古传承之优良美德也……”
道理,讲着讲着这么多年的语文功底就出来了,想要有读书人的样子语句修饰肯定是少不了的,恰好什么引经据典、借古讽今、首尾呼应……等等手法,在他沈煜一个堂堂高等大学生毕业生的手中,还不是信手拈来。
保证句顺理通的同时,时不时配上几句经典古诗,再加之乎者也什么的,有上句自然得能接下下句,以至于整整800字小议论文便脱口而出,一气呵成。
虽谈不上句句满分工整,但震撼的教育性绝对是有的。
这,就是来自读书人那该死的压迫感!
说完这一通,沈煜的心情果然是顺畅了许多多,他本就是漫无目的,成天混吃等死的人,如今却做了一件他认为格外有意义的事,久违的满足感便随之而来。
而此刻,他目视周围,发现大堂内的十几号人皆是目瞪口呆的看着他,眼神中带着异样却是格外崇拜的看着他,目色中的敬意油然而生。
也是这时,沈煜才反应过来,他现在所处的似乎正是一个教化不兴,读书人稀少的年代。
纵观大明朝,可以说乃是华夏历史上最重视基层教化的朝代,拥有着“圣谕六条”这一优良政策的带动下,大力扶持基层教育,使乡野识字人数量大大增加。
可教化,却依然还是一项古今都难以攻克的重要难关。
教化可不单单是识字那么简单,起码的读写能力应该是要有的,可在这个全国大众都只有40%识字率的年代,能够完整的书写出一篇通顺文章,已经是很了不起了,更不要说字字珠玑,锦绣天成的美文佳作,万人里能有一个能做出就不错了。
也正是如此,才会显得像是沈煜这样,能够出口成章,引经据典的,真真的有那么一种才子的风范。
“果然,这便是沈小神童吗!”
“果真是文曲星下凡啊!”
……
旁人有何感叹暂且不论,单单就从门外两个例行守在门口的县衙衙役的惊呼声中,便可得知他们是有惊讶。
入了衙门的人,大大小小也是个官,平时他们随捕头行公事、抓犯人,对于整个县上大大小小什么样的人没见过,自认为见多识广,可单论如同沈煜这般出口就是问章,且光听着就极其富有道理的人,他们还是第一次见。
神童,就果真不负神童之名啊。
此刻,迫于内心对于读书人的崇拜,使两个衙役看向沈煜的目光就不一样了,满满的都是尊敬。
第四章小爷我,来自未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