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帝成婚这天,各个大小部落都来人庆贺,男女老少,人山人海,喜气洋洋,热闹非凡。
仓颉发现黄帝和丑女面对面坐着,嫘祖、方雷氏、彤鱼氏不断给黄帝和丑女敬酒,黄帝和丑女笑得合不住嘴,于是灵机一动,又画了两个口字,上下并起来,当即造了个“喜”字。
他把“喜”字写在一张桦树皮上,高高举起,对着众人说:“抢来的女人作妻室,很难相好。强迫成婚的妻子没有喜。
只有男女两相情愿,结成配偶,才是喜中有喜,好上加好;才能和睦相处,白头偕老”。仓颉的这番话,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自从黄帝娶丑女为妻后,部落之间的抢婚事件,就一天天减少了。
不得不佩服先祖的智慧和气度,作为部落首领,他想要什么样的女人都能得到。可他却偏偏注重德才,选了一个丑女。
当然了,这些都是题外话,重点要谈的便是这个嫫母。
相传,人类使用第一面镜子就是嫫母发现制作。
那时,黄帝宫里人经常站在水边映照自己的脸面,梳妆打扮。
嫫母觉得自己长的丑,轻易不去水边梳妆打扮自己,每逢节日也不随便抛头露面。
整天只知道在黄帝身边干活儿。
有一次,彤鱼氏叫嫫母和她一起上山挖石板,嫫母二话没说,就随同彤鱼氏叫嫫母和她一起上山去了。
嫫母气力大,挖石板比别的女人都快。不到半天就挖了二十多块。
这时,太阳正当中午,阳光普射大地。
嫫母突然发现石头堆里有一块明光闪闪的石片,阳光一照非常刺眼。她轻轻弯腰用手轻轻从地里刨出来,拿在手中一看,不由得吓了一跳。
这是什么怪物,自己丑陋的面孔全照在这块石片上。
连她自己也觉得奇怪!她悄悄把这块石片藏在身上,回到黄帝宫里对任何人也没有讲这件事。
她趁着周围无人,又把石片取出来,发现石片的平面凹凸不平。
照映在上面的面孔怪模怪样。
嫫母到制作石刀、石斧的厂房,找了一块磨石,把石片压在上边反复磨擦,不大工夫,石片表面上全部磨平了。
她用来一照,比刚才清晰多了。只是自己的面貌还是那样丑。她又磨了一阵子,拿起来再一照,自己仍然很丑。
嫫母自言自语的叹息说:“看来面丑不能怪石片。”
从此以后,嫫母再也不去河边、水边去梳妆打扮了。
每天早上起来,照着石片,收拾打扮一下自己,用后又悄悄藏起来。时间一长,嫫母也大意了。
有一次嫫母帮助彤鱼氏在石板上烧肉,因火力过大,石板被烧炸了,飞起一块碎石渣,打破了嫫母的脸,血流不止。嫫母赶忙回去,拿出石片,照着自己脸上贴药。
谁知,黄帝不知什么时候回来,轻手轻脚走到嫫母身后,发现嫫母一手拿着什么东西照着自己,一手向脸上贴药。
黄帝走向嫫母身后,头贴近嫫母的肩膀,刚要仔细观看,不料,嫫母惊呼一声!她发现石片上出现了黄帝面孔。
扭头一看,才知黄帝站在她的身后。
黄帝问嫫母:“你手里拿着什么东西。”老实忠厚的嫫母,一听黄帝问话,知道此事绝不能哄骗黄帝,噗嗵一声跪在黄帝面前。
嫫母把发现这块能照人的石片,从头至尾向黄帝诉说了一遍,恳求黄帝宽恕她。
黄帝听罢,哈哈大笑,双手搀起嫫母说:“这是你一大发现,你不但没错,还立了一大功!”
黄帝说罢,立刻叫来嫘祖,方雷氏,彤鱼氏,把嫫母这块能照见人面孔的石片拿出来,叫她三位妻室见识一番。
嫘祖笑着说:“黄帝,怪不得很长时间不见嫫母去水边梳妆打扮,原来她有这个照人宝物。”
彤鱼氏紧接着说:“黄帝,这个发现,应该给嫫母妹妹记一功!”黄帝兴奋地说:“当然要记一功!”
就这样,华夏人开始用上了镜子。黄帝特意打造出了十二面镜子,其中有一个最让人熟知的便是传说中的照妖镜。
余下另外十一面则分别是:阴阳镜、锁魔镜、驱邪镜、四面照乾坤大宝镜、业镜、心镜、照胆镜、火齐镜、风月宝鉴、勘探镜、预言镜。
第458章 :十二面镜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