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幼宁,我真是对你太失望了。你知不知道,这些du品一旦流出,会祸害多少家庭?”
“可如果我们不做这一行,我们的族人就会没有吃的。多少人,一辈子都在社会的最底层?南疆太穷了,如果用上一辈人的牺牲与付出,可以换来后辈可以去上学,能在大城市里落地生根,有着美好的未来,又何尝不可呢。”
余笙叹气。
他们的确是太穷了。
如果不是想改变祖祖辈辈在南疆一隅受够贫困苦难的日子,他们又何必要铤而走险呢。
余笙坚持着说:“幼宁,国家在逐渐富裕,扶贫工作很快就会做到南疆来,到时候这边的交通发达,寨民们的作物可以卖出去。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南疆旅游。经济会发展起来,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这不过是你的一厢情愿罢了。我从小见过太多贫困的人啦。那些寨民们,明知道做这些事是错的,却还是要义无反顾的来做。你说,是为什么呢?你能说服得了他们吗?他们只想多赚些钱,用这些钱送自己的孩子去上学,走出这个贫困的大山,改变自己的命运。”
余笙再次叹气。
这是环境造成的悲哀。陈幼宁说得对,她从小就生活富裕,就算同理心强,也无法完全的设身处地的理解这群寨民的处境。
穷凶极恶的人是有。
可大部分人,就仅仅是想赚一些温饱钱,赚一些钱送孩子们出去上学,他们又到底做错了什么呢。
当初,白舒雅不就是得到年望福他们的赞助,才能从南疆到帝都上学的么。就是白舒雅自己不洁身自爱,跟傅佳沛的二叔在一起,后来为了傅佳沛又算计了她。
余笙无力再谴责谁。
这是社会的错。
“余笙。一会儿司柏勋和祁煜过来,我会趁乱把你放走的。”陈幼宁过来,往她手里塞了张地图,“这是离开寨子的路线,你记清楚了。”
余笙把地图塞回去。“我是不会要的。”
她要等司柏勋。要走,就一起走。要死,就死在一块儿。她绝对不会一个人独活下去。
“你这又是何必呢。”陈幼宁把地图收回来,目光带着清浅的指责意味。
余笙不想承她的情。
突然问:“幼宁,那两个人,是不是你杀的?”
虽然是疑问的语气,但余笙说得很笃定。
这让陈幼宁愣了一下,随后她承认道:“是。”
“是他们太人渣,所以你才看不下去吗?”
“是。”陈幼宁说,“我们做这些,是因为生活所迫,不得已为之。但有些人,就是腐烂的蛆。”
那两个东西,的确不是什么好玩意。余笙深有感触。她相信陈幼宁说的,寨子里大部分是生活所迫。可违法就是违法,这群寨子里的值得被同情,但不值得被原谅。
余笙聊胜于无的劝了句:“幼宁,致富的方法有很多种。这次过后,收手吧。”
第434章 社会的悲哀[2/2页]